正确答案:

发热期

A

题目:流行性出血热全身中毒症状属于

解析:2.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会出现感染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和肾脏损害。起病急骤,突然畏寒、发热,体温在1~2日内可达39℃~40℃,热型多为弛张热或稽留热,一般持续3~7日。同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极度乏力,周身酸痛,常伴较突出的胃肠道症状和典型的"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毛细血管损伤主要表现为"三红"征:颜面、颈部及上胸部呈弥漫性潮红,酒醉貌。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的抢救药物是
  • 阿托品+AChE复活剂

  • 解析:常用特效解毒药物有两类:①胆碱能神经抑制剂如阿托品及山莨菪碱等②胆碱酯酶复能剂如解磷定(PAM)、氯磷定(PAM-Cl)、双复磷(PMO4)等能夺取已与胆碱酯酶结合的有机磷的磷酰基。

  • [单选题]中风中经络的针灸基本处方为
  • 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 解析:按照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中经络,应取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作为主穴。

  • [单选题]诊断尿路结石,首选的检查是
  • B超

  • 解析:超声能显示结石的高回声影及其后方的声影,亦能显示结石梗阻引起的肾积水及肾实质萎缩等,可发现尿路平片不能显示的小结石和X线透光结石。超声属于无创检查,应作为结石首选影像学检查,适合于所有病人包括孕妇、儿童、肾衰竭和对造影剂过敏者。

  • [单选题]局限性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消失,形成骨质缺损的是
  • 骨质破坏

  • 解析:2.A多表现为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粗糙,网状结构空隙增大,骨皮质变薄。B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粗糙,长骨往往弯曲变形,脊柱椎体可成凹变形。C表现为局部骨密度减低,骨小梁模糊或消失,骨皮质缺损或完全消失。D表现为骨质密度增高,伴有或不伴有骨骼增大。E表现为骨骼增粗或不规则隆起,有线型、成层型、垂直型、散射型和花边型。

  • [单选题]患者,女,46岁。头晕无力,胃脘部坠胀不适已1年余,近1周加重。伴少气倦怠,面色萎黄,纳呆食少,食后腹胀,大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X线检查见胃下垂。临床辨证是
  • 脾虚气陷证

  • 解析:X线检查见胃下垂提示为脾虚气陷证。

  • [单选题]胸腔闭式引流后如无排气,应于( )小时后拔管
  • 48


  • [单选题]下列哪项属于脑炎常见面容
  • 伤寒面容

  • 解析:伤寒面容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呈无欲状态,见于伤寒、脑脊髓膜炎、脑炎等高热衰弱患者;苦笑面容为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呈苦笑状,见于破伤风;满月面容为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痤疮和小须,见于库欣综合征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病危面容为面容枯槁,面色苍白,表情淡漠,目光无神,眼睛凹陷;面具面容为面部呆板、无表情,似面具样,见于震颤麻痹等。故本题选A。

  • [单选题]“秋冬养阴”属于哪项养生原则
  • 顺应自然

  • 解析:养生的原则包括:(1)顺应自然。了解和把握自然界各种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保持与自然的统一,即“天人合一”。(2)形神兼养。注意将调养形体与调摄精神意识活动相结合,使“形与神俱”,即保持形神合一。(3)调养脾肾。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保养肾精,“食饮有节”,才能保养脾肾。(4)因人而异。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特点、所患疾病、生活习惯等的不同制定具体的养生方法,才能达到有效养生的目的。“秋冬养阴”应属顺应自然原则。

  • [单选题]某患者近期发现肝大(肋下4cm),质硬,有大小不等的结节,伴低热、纳差、轻度黄疸,HBsAg(+),ALT40IU/L,AFP800μg/L。最可能的诊断是
  • 原发性肝癌

  • 解析:病人乙肝标志物之一的HBsAg阳性,加之为混合结节性肝硬化,病因为乙肝的可能性最大,而原发性肝癌又多发生在乙肝肝硬化基础上。此患者近期肝脏增大,症状加重,且AFP明显升高,首先应考虑乙肝肝硬化基础的原发性肝癌。急性黄疸性肝炎不应有肝硬化征象,AFP也不应有明显升高;慢活肝酶学又不高;大结节性肝硬化与体征不符合,胆汁性肝硬化虽多数肝脏不小,但往往有长期高胆红素血症和黄疸病史,AFP也不升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j3zprl.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胸心外科(正高) 口腔正畸学(正高) 中医眼科学(正高) 中医眼科学(副高) 健康教育主治医师(代码:365) 临床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检验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病理科) LA物理师 生殖健康咨询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