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口疮

C

题目:患儿,2岁。口颊、舌边、上腭、齿龈等处发生7~8个米粒大小的溃疡,疼痛,哭闹不安,流涎。应诊断为

解析:口疮,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紧张、郁闷不乐等情况均能偶然引起该病的发生,好发于唇、颊、舌缘等,在黏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现,但在角化完全的附着龈和硬腭则少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药毒引起皮肤发疹的主要原因是
  • 禀赋不耐,药毒入侵所引起的皮肤发疹

  • 解析:药毒多由禀赋不耐,药毒内侵所致。或风热之邪侵袭腠理,或湿热蕴蒸,郁于肌肤;或外邪郁久化火,血热妄行,溢于肌肤;或火毒炽盛,燔灼营血,外发于皮肤,内攻于脏腑。久而导致阴液耗竭,阳无所附,浮越于外,病重而危殆。

  • [单选题]“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体现的阴阳关系为
  • 阴阳互根

  • 解析: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阴和阳之间的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

  • [单选题]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其特殊性之一是具有两重性,而两重性主要体现在( )
  • 用药后果


  • [单选题]呕吐实证,因邪气犯胃,浊气上逆所致者,其治法是
  • 祛邪化浊,和胃降逆

  • 解析:题中所言邪气犯胃,浊气上逆而引起的呕吐,治疗应以祛邪化浊,和胃降逆为法,故C是正确答案。而A未提及祛邪,B偏于疏肝,D重于消食导滞,E突出理气化痰,故均非本病的正选大法。

  • [单选题]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功效的药物是( )
  • 丁香


  • [单选题]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 19寸

  • 解析:骨度分寸法,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的骨度分寸是19寸。

  • [单选题]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是
  • 石决明

  • 解析: 石决明功效平肝潜阳,清热明目。蒺藜功效平肝,疏肝,祛风,明目。羚羊角功效平肝息风,清热明目。决明子功效清肝明目。夏枯草功效清肝火,散郁结。

  • [单选题]舌苔薄黄的临床意义是
  • 风热表证

  • 解析:舌苔薄黄主表热证或风寒化热入里。苔黄厚主里热盛,若苔黄厚燥,为邪热炽盛,阳明腑实;若老黄焦干,起芒刺,主阳明热盛,腑实胃肠;若苔黄腻,为湿热、痰热、食积化热。故选D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会出现口臭的是
  • 心火

  • 解析:“心之液”,出汗过多自然易消耗心脏阴液,导致心阳更加旺盛,从而出现了口干舌燥、尿黄、尿少、尿急、尿痛等上火症状。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jk08e.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内科学(正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正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主管药师(代码:366) 口腔医学技术(士)(代码:103)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CT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