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伤寒杂病论》

B

题目:确立辨证论治理论的著作是

解析:《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指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上消化道出血行X线钡餐检查的最佳时机是
  • 出血停止2周以上

  • 解析:上消化道出血一般主张在出血停止、病情稳定3天后谨慎操作。动脉造影及内镜的检查。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失神表现的是
  • 少气懒言


  • [单选题]伤寒病程中阳性率最高且操作简便的实验室检查是( )
  • 血培养

  • 解析:伤寒:血培养是诊断的依据,病程早期即可阳性,第7~10日阳性率可达90%,第三周降为30%~40%,第四周时常阴性;

  • [单选题]以脐为标志,脐中即为神阙穴,属于何种腧穴定位法
  • 固定标志定位法

  • 解析:腧穴的定位方法有骨度分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取穴法、简便定位法、自然标志取穴法四种,自然标志取穴法又包括"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肚脐属于固定标志。

  • [单选题]足阳明胃经在肢体的循行部位是
  • 下肢外侧前线

  • 解析:D本题是对经脉循行规律掌握程度的考查。一般来说,阳经循行于肢体的外侧,阴经循行于肢体的内侧。

  • [单选题]手三阴经的循行走向规律是( )
  • 从胸走手

  • 解析:手三阴经循行的起点是从胸部始,经脯(上臂内侧肌肉)臂走向手指端;手三阳经从手指端循臂指(经穴名)而上行于头面部;足三阳经,从头面部下行,经躯干和下肢而止于足趾间;足三阴经脉,从足趾间上行而止于胸腹部。“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这是对十二经脉走向规律的高度概括。

  • [单选题]治疗心痛气滞血瘀证,应首选
  • 血府逐瘀汤

  • 解析:心痛气滞血瘀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血府逐瘀汤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k05l9.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正高) 中医护理(正高) 眼科学(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整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4) 住院医师规培(泌尿外科) LA技师 公卫执业医师 药学(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