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lauss法

C

题目: 先天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1例,男,17岁,PT35.4秒,APTT32.1秒,Fbg<0.3g/L,TT>100秒。

解析:Clauss法是根据纤维蛋白原与凝血酶作用最终形成纤维蛋白的原理,凝血酶时间(TT)的改进。通过对血浆的稀释,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至0.1~0.5g/L。在此浓度范围内,纤维蛋白原的浓度与血液凝块形成的时间有相关性。采用已知含量的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用高浓度的凝血酶来测定血浆凝固时间,凝固时间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呈负相关(线性相关),通过计算获得纤维蛋白原含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制备抗体酶结合物的方法通常采用哪一种( )
  • 戊二醛交联法


  • [单选题]下述哪种粘附因子可作为静脉血栓症的早期诊断指标 ( )
  • VCAM-1


  • [单选题]内源性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检试验是 ( )
  • APTT


  • [单选题]抗坏血酸可使下列哪一种测定产生假阳性( )
  • 班氏法葡萄糖测定

  • 解析:尿液在低葡萄糖浓度时(14mmol/L),VitC使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反应,而使班氏法产生假阳性。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k88gl4.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中医全科学(正高) 风湿病(正高) 急救护理(正高) 消化内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副高) 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4) 中医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3) 住院医师规培(皮肤科) 医学临床三基(医技)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