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易感儿应从接触麻疹患者后隔离观察21天,接受被动免疫者无需观察隔离

E

题目:关于麻疹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不正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用药途径,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注射法常用于急症、重症或有呕吐者


  • [单选题]体格生长处于稳步增长阶段是
  • 学龄期


  • [单选题]关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以下哪项不正确
  • 剂量为0.2g/kg,连用3天

  • 解析:E。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其主要作用是:①封闭巨噬细胞受体,抑制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结合;②在血小板上形成保护膜抑制血浆中的IgG或免疫复合物与血小板结合,从而使血小板避免被吞噬细胞所破坏;③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常用剂量为每日 0.4g/kg,连续5天静脉滴注;或每次1g/kg静脉滴注,必要时次日可再用1次;以后每 3~4周1次。

  • [多选题]男性,3岁。出生以来即发现尿道口位置异常。查体:尿道外口位于阴茎中部,阴茎向腹侧弯曲,阴茎头包皮呈Ⅴ形缺损,包皮系带阙如,阴茎头背侧包皮呈帽状堆积。
  • 阴茎型

  • 解析:答案:C

  • [单选题](82~84题共用备选答案)
  • 蝶呤总排出量增高,新蝶吟和生物蝶呤的比值正常

  • 解析:A。PAH缺乏的患儿尿中蝶呤总排出量增高,新蝶呤与生物蝶呤比值正常; DHPR缺乏的患儿蝶呤总排出量增加,四氢生物蝶呤减少;6~PTS缺乏的患儿则新蝶呤排出量增加,其与生物蝶呤的比值增高; GTP-CH缺乏的患儿其蝶呤总排出量减少。

  • [单选题]下列关于小儿急性偏瘫的特点,错误的是
  • 多因闭塞性脑血管病变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或坏死,以大脑后动脉最常见


  • [单选题]12岁甲亢患儿,HR 130次/分,可选择
  • 普萘洛尔(心得安)


  • [多选题]给予病人综合抗凝治疗,包括输注蝮蛇抗栓酶、尿激酶、肝素。口服双嘧达莫、阿司匹林、活血化瘀通络中药等,1周后患儿腹水渐减,临床症状随之好转。但经过泼尼松45mg/d,分次服用,共8周的治疗,复查尿常规:尿蛋白仍(+++),红细胞阴性。您认为患儿尿蛋白仍(+++)的原因是
  • 合并感染

    该患儿的肾小球病理类型对激素不敏感

  • 解析:小儿肾病综合征在激素诱导阶段如病情得不到缓解,应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①合并感染。感染可轻可重,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可使肾病综合征患儿对激素的敏感性降低,也可使肾病患儿病情出现复发或反复。②激素用量和疗程。大部分患儿经泼尼松1.5~2mg/(kg.d),8周的诱导治疗能达到完全缓解(蛋白尿持续阴性,血生化恢复正常)。如果是激素的用量与疗程不足而致的疗效欠佳则另当别论。③肾小球病理改变的特点。对泼尼松是否敏感与肾小球病理变化有密切关系。该患儿每天服泼尼松45mg并持续8周,其强的松的用量与疗程是正规的,不存在强的松的用量与疗程不当的问题。因此D项是错误的。由于患儿经综合抗凝治疗后,腹水已逐渐减少,说明抗凝治疗有效,也不存在抗凝治疗无效的问题,因此C项也是错误的。如上所言,抗凝治疗后腹水渐消,说明下腔静脉上段栓塞的程度已有所减轻,因此B项也是错的。正如开头所说的,小儿肾病综合征在激素诱导阶段如病情达不到缓解,应考虑合并有感染、激素用量和疗程以及肾小球病理改变这些原因。如前述,该患儿不存在激素用量与疗程不当的问题,E、G项是必须选择的。至于第A、F、H项,虽然凝血机制障碍未加用细胞毒药物及高蛋白饮食均可致使小儿肾病综合征不能在短期内缓解,但本问的提示中并无涉及上述问题。因此,这些答案属可选可不选。

  • [单选题]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以下不正确的是
  • 新生儿的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系统如丘脑、苍白球等功能均不成熟

  • 解析:出生时大脑皮质下中枢如丘脑、下丘脑、苍白球等发育已较成熟,出生婴儿的活动主要由皮质下系统调节。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k8mwm4.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普通外科(正高) 超声医学(正高) 骨外科学(副高) 整形外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副高)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 药学(师)(代码:201)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科) 妇产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