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气微,味极苦

D

题目:某药材,呈圆柱形,略弯曲。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有较密的环状节。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淡棕色至暗棕色,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

解析:胡黄连Picrorhizae Rluzoma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Picrorhizascrophu lariiflora Pennell的干燥根茎。主产于西藏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药材呈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偶有分枝,长3~12cm,直径0.3~1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有较密的环状节,具稍隆起的芽痕或根痕,上端密被暗棕色鳞片状的叶柄残基。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棕色至暗棕色,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柬排列成环。气微,味极苦。答案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贯众善治
  • 风热感冒,瘟毒斑疹,痄腮

  • 解析:贯众来源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根茎和叶柄残基。又称绵马贯众。味苦,性微寒。有小毒。归肝、胃经。本品苦而微寒,并有小毒,入肝、胃经。生用苦寒清泄,既杀虫,又清热解毒,治多种肠道寄生虫病、风热感冒及温毒发斑。炒炭则兼涩味,清泄与收敛并举,能凉血收敛而止血,治血热出血。功效为杀虫,清热解毒,止血。主治病证:(1)钩虫病,绦虫病,蛲虫病。(2)风热感冒,温毒斑疹,痄腮。(3)预防麻疹、流感、流脑。(4)血热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答案选D

  • [多选题]中药不良反应中,因药物的使用不当所致的有
  • 配伍失度

    剂型改变

    疗程过长

    辨证不准

    煎药不合理

  • 解析: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品种混乱:有些人不辨真伪,误将混淆品种作正品使用,引发中毒。如有的地区将有毒的香加皮作五加皮入药,导致中毒。2、误服毒药:有些人迷信传说和文献错载,误服有毒中药,致使中毒。如有人误信马钱子能避孕,取七粒捣碎服,遂致中毒死亡。3、用量过大:有些人误认为中药均无毒或毒性甚小,不必严格控制剂量,在求愈心切的心理支配下,盲目加大用量,导致中毒。如有人过量服用人参或大面积涂敷斑蝥而致中毒死亡。4、炮制失度:有些有毒药生用毒大,炮制后毒减。若炮制失度,毒性不减,即可引发中毒。如有人服用含有炮制失度的草乌制剂而致中毒。5、剂型失宜:有些药物在服用时对剂型有一定要求,违则中毒。如砒石不能作酒剂,违之则毙命。6、疗程过长:有些人误认为中药均无毒或毒性甚小,长期使用有毒的中药或含有有毒成分的中成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7、配伍不当:中成药组方不合理、中药汤剂配伍不合理、中西药联用不合理等,也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8、管理不善:有些单位对剧毒药管理不善,造成药物混杂,或错发毒药,遂致中毒。如有人在调剂时,误将砒石当花蕊石等发给患者,造成中毒身亡。9、辨证不准:临床因辨证失准,寒热错投,攻补倒置,导致不良反应的案例时有发生。如明为脾虚泄泻,反用大剂黄连,致使溏泄加重;虽为血虚,但兼便溏,仍投大剂当归,致使溏泄不已。10、个体差异:由于个体差异,各个体对某些药物的耐受性相异,乃至高度敏感,也常引起不良反应。如白芍、熟地、牡蛎,本为无毒之品,常人服之一般不会发生不良反应,但有个别患者服后引起过敏,临床时有报道。11、离经悖法:无论是应用单味中药,还是复方中药及中成药,都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否则就会引发或轻或重的不良反应。如近年有人将张仲景《伤寒论》小柴胡汤按原方原量制成颗粒剂,用于临床治疗肝炎和肺炎,由于用药时不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而是依据西医药理论为指导、以药理研究结果为基础,结果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等。故此题应选ABCDE。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k8wnq9.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变态反应(正高)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职业病学(副高) 超声医学(副高) 医院药学(副高) 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2) 职业卫生主治医师(代码:363) 病案信息技术(师)(代码:213) 辽宁初级药士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