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马兜铃酸
A
题目:
马兜铃是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或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收,干燥。性味苦,微寒。归肺、大肠经。功能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用于肺热咳喘,痰中带血,肠热痔血,痔疮肿痛。
解析:本题考点是马兜铃的化学成分和毒性。马兜铃所含的马兜铃酸属于芳香族有机酸,有较强的肾毒性和致突变、致畸等毒性,用量较大时亦会引起呕吐。含有马兜铃酸的常用中药有马兜铃、细辛、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寻骨风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七味都气丸的功能是
补肾纳气,涩精止遗
解析:七味都气丸功能为补肾纳气,涩精止遗。主治肾不纳气所致的喘促、胸闷、久咳、气短、咽干、遗精、盗汗、小便频数。方中熟地黄甘温柔润,善滋肾阴、益精血;醋五味子酸敛甘补而温,能滋肾敛肺、涩精止遗。二者相伍,善补肾纳气、涩精止遗,故共为君药。制山茱萸酸甘微温,善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山药甘平兼涩,善滋阴益气、收敛固涩。两药合用,助君药补肾纳气,又收敛固涩而治正虚滑脱,故共为臣药。茯苓甘淡性平,善健脾渗湿,以助山药益脾;泽泻甘淡性寒,善利水渗湿,又防地黄之滋腻;牡丹皮辛苦微寒,善清热,且制山茱萸之温。故共为佐使药。全方配伍,甘补酸敛,共奏补肾纳气、涩精止遗之功,故善治肾不纳气所致的喘促、胸闷、久咳、气短、咽于、遗精、盗汗、小便频数。答案选B
[单选题]急性肠炎患者的粪便镜检可见( )。
吞噬细胞增多
解析:吞噬细胞主要见于急性肠炎和痢疾。
[单选题]下列不是滴丸剂的特点的是
工艺条件不易控制
解析:本题考点是滴丸剂的特点。滴丸剂的特点:①生物利用度高,尤其是难溶性药物,在水溶性基质中高度分散可形成固体分散体,溶出速度快,奏效迅速,适用于急症治疗;②滴丸剂量准确,药物在基质中分散均匀,丸重差异小;③可选用不同基质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制剂(如缓释、控释制剂),可使液体药物固体化(如聚乙二醇基质可容纳5%~10%的液体等);④生产设备简单,生产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较低。⑤滴丸载药量较小,而且目前可供选用的理想基质和冷凝剂较少,使其发展受限。所以选择B。
[单选题]莱菔子的炮制方法是
炒黄
解析:莱菔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处方用名有莱菔子、萝卜子、炒莱菔子。①莱菔子:取原药材,去净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②炒莱菔子:取净莱菔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鼓起,质酥脆,断面浅黄色,有香气逸出即可。用时捣碎。莱菔子味甘、辛,性平。归肺、脾、胃经。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能。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咳喘。莱菔子的炮制是生升熟降的典型例子,生品能升能散,长于涌吐风痰。炒莱菔子变升为降,主要是改变了涌吐痰涎的副作用,既缓和了药性,又利于粉碎和煎出。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多用于食积腹胀,气喘咳嗽。莱菔子的各种炮制品均有增强离体兔回肠节律性收缩的作用和抑制小鼠胃排空率的作用。对小肠运动的增强,可加强机械消化的作用。这可能是炒莱菔子“消食除胀”的机制之一。答案选D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kp9rgz.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