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治疗骨质疏松 减少骨吸收,加快骨生成 减少发生骨折的危险 促使骨的矿物化

ABDF

题目: 患儿女性,11岁,患儿入院前1年反复发热,体温最高39℃,口服退热剂后体温可逐渐降至正常,发热高峰为每天2~3次,伴有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病程中曾出现过皮疹,后自行消退,不伴咳喘,全身无水肿,以“发热、皮疹原因待查”收入院,入院后诊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解析:骨质减少已成为决定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功能预后的主要因素,慢性关节炎患儿与正常儿童相比骨质减少,因此成年期骨折的危险性增加,较早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骨更新率低,骨的形成受抑制,加之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出现骨质疏松的副作用,应用钙剂的目的是治疗骨质疏松,减少骨吸收,加快骨生成,减少发生骨折的危险。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的吸收,又可将钙、磷从骨中动员出来,使血浆钙、磷达到正常值,促使骨的矿物化,并不断更新。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小儿体液平衡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年龄越小体内水分的比例越小

  • 解析: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一)体液总量的分布 年龄越小,体内水分的比例越大,主要是间质液比例较高。 (二)体液的电解质成分 小儿体液电解质成分与成人相似。只有新生儿生后数日血钾、氯和磷偏高,血钠、钙和碳酸氢盐偏低。 (三)水的交换 正常人体液经常保持动态平衡,水分的需要和能量的消耗成正比。正常小儿每日需水量为120~150m1/418kJ(100kcal),婴幼儿水交换率为成人的3~4倍,因而小儿较成人对缺水的耐受性差,易发生脱水。

  • [单选题]小儿出生时存在,以后永不消失的神经反射是
  • 吞咽反射

  • 解析:出生时即存在,终生不消失的反射包括角膜反射、瞳孔反射、结膜反射、吞咽反射;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包括迈步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觅食及吸吮反射;出生时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终生存在的反射包括降落伞反射及平衡反射。

  • [单选题]护理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 护理价值观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kw2vn.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呼吸内科(正高) 泌尿外科(正高) 麻醉学(正高) 骨外科学(副高) 超声医学(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辽宁省主管中药师)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师(代码:215) 医学临床三基(医技) 执业兽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