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所致的耳蜗神经损害可恢复
E
题目:案例摘要:2001年,半宙公司第三制药厂生产了掺有盐酸四环素的“梅花K”牌黄柏胶囊两箱共18.8万余板,致使湖南省株洲市的53名群众服用后中毒。目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严重,临床医生需了解每个抗菌药物的特性和适应证后才能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解析:4.1944年Schatz等发现链霉素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效,次年成功地将其运用于临床,链霉素为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结核病药,其抗结核作用仅次于异烟肼和利福平。鼠疫耶尔森菌(旧称鼠疫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自从20世纪40年代末链霉素发现以来,它就一直被作为鼠疫治疗首选药物。治疗草绿色链球菌感染的心内膜炎青霉素仍是首选药物,有耐青霉素者,治疗心内膜炎时,青霉素需与氨基糖苷类(其中包括链霉素)联合应用。导致细菌氨基糖苷类耐药性的因素包括:核糖体结合位点的变化、细菌对药物摄入及积累的降低、细菌产生使抗生素失活的钝化酶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主要是细菌产生钝化酶。目前普遍认为链霉素类药物所致的耳蜗和听神经损害是永久性的,不可逆转。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下列哪些反应是小檗碱的特征鉴别反应
丙酮加成反应
漂白粉显色反应
解析:小檗碱除了能与一般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沉淀反应外,还具有两个特征性检识反应:①丙酮加成反应。在强碱性下,盐酸小檗碱可与丙酮反应生成黄色结晶性小檗碱丙酮加成物。②漂白粉显色反应。在小檗碱的酸性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漂白粉(或通入氯气),小檗碱水溶液即由黄色转变为樱红色。
[多选题]溶出速率方程为dC/df=kS(Cs-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C/df为溶出速率
方程中dC/df与Cs成正比
方程中dC/df与k成正比
k为药物的溶出速度常数,S为药物表面积,Cs为药物溶解度
[多选题]下列哪些中毒可用1:1000~1:5000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洗胃
巴比妥类药物
阿托品中毒
毒蕈中毒
解析:高锰酸钾溶液:为强氧化剂,中毒洗胃时一般用1:2000~1:5000的浓度,常用于急性巴比妥类药物、阿托品及毒蕈中毒的洗胃液。但有机磷农药对硫磷(1605)中毒时,不宜用高锰酸钾,因能使其氧化成毒性更强的对氧磷(1600)。
[多选题]玻璃器皿除热原可采用
高温法
酸碱法
解析:热原的去除方法有:高温法、酸碱法、吸附法、超滤法、强酸、离子交换法、凝胶滤过法、反渗透法等。玻璃器皿可采用高温法除去热原,还可用重铬酸钾硫酸清洁液或稀氢氧化钠处理除去。由于热原溶于水,也可以用大量注射用水冲洗除去。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kwvvdj.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