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宫颈与阴道上段

B

题目:子宫动脉下支供应

解析:起自髂内动脉(前干),较粗大,发起后沿盆侧壁向前,下,内行,经子宫阔韧带基部,到子宫颈外侧2CM处,跨过输尿管末端前,上方至子宫侧缘,在阔韧带两层间迂曲上行,达子宫角,转折向外,行于输卵管下方,最终达卵巢前缘并与卵巢动脉吻合.子宫动脉与输尿管的交叉关系,该动脉沿途分支分布于子宫,输卵管,子宫动脉并有向下的分支至阴道上部和膀胱底.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胎心电子监护胎心率变化与子宫收缩完全无关的是
  • 变异减速

  • 解析:变异减速是指妊娠期间胎心率减慢与子宫收缩无固定关系的暂时性胎心率减慢。胎心率减速与宫缩无特定关系,下降迅速且下降幅度>70bpm,恢复迅速。是宫缩时脐带受压迷走神经兴奋导致。

  • [单选题]有关雌、孕激素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以上均正确

  • 解析:雌孕激素生理功能主要表现为: 一、雌激素 1、促使子宫发育,肌层增厚,血管增生,内膜呈增生期改变,宫颈分泌透明稀薄粘液,便于精子通过。有增强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作用。 2、促进输卵管的发育及蠕动,出现纤毛细胞,有利卵子或受精卵的运行。 3、促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角化程度与雌激素水平成正比,并使上皮细胞内糖元增加,经阴道杆菌分解成为乳酸,使阴道分泌物呈酸性反应,有抑制致病菌繁殖的作用,从而增强局部的抵抗力。 4、促使乳腺管增生。产后立即用较大量雌激素能抑制乳汁的分泌。 5、促使女性第二性征发育。 6、促使体内钠和水的潴留。 7、加速骨骺端的闭合。 8、对雄激素起拮抗作用。 9、可以调节脂肪代谢(降低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 一定浓度的激素通过丘脑下部来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一方面是抑制垂体促卵泡成熟激素的分泌,另一方面是刺激黄体生成素的分泌。 二、孕激素 人体内产生的孕激素,主要是孕酮,其代谢产物主要为孕二醇,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从尿中排出。 孕激素主要生理功能如下: 1、使经雌激素作用而增生的子宫内膜出现分泌现象,宫颈粘液变得粘稠,精子不易通过。 2、抑制输卵管的蠕动。 3、逐渐使阴道上皮细胞角化现象消失,脱落的细胞多蜷缩成堆。 4、促使乳腺小泡的发育,但必须在雌激素刺激乳腺管增生之后才起作用。 5、有致热作用,可能系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使体温升高约0.5℃。 6、促使体内钠和水的排出。 7、通过丘脑下部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8、孕激素与雌激素既有拮抗作用又有协同作用。孕期此两种激素在血中上升曲线平行,孕末期达高峰,分娩时子宫的强有力收缩,与二者协同作用有关。

  • [单选题]前置胎盘最主要的症状是
  • 妊娠晚期无痛性反复阴道出血

  • 解析:典型症状为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妊娠晚期子宫峡部拉长形成子宫下段,牵拉宫颈内口,宫颈管逐渐缩短;临产后规律宫缩使宫颈管消失成为软产道一部分。宫颈口扩张时,附着于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的胎盘前置部分伸展性能力差与其附着处发生错位分离,血窦破裂出血。

  • [多选题]下列属于经脉的是( )
  • 十二经别

    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


  • [多选题]能够协助诊断子宫内膜癌的辅助检查方法包括
  • CT、MRI

    血清CA125检测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分段诊刮


  • [多选题]关于涌泉穴的说法,正确的有( )
  • 肾经井穴

    五行属金

    可治失音

    可治小便不利


  • [单选题]关于宫颈水肿,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与宫颈炎症有关


  • [单选题]关于子宫肉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 子宫肌瘤肉瘤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 解析:子宫肉瘤是一组起源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子宫间质、子宫内组织或子宫外组织的恶性肿瘤。组织学起源多是子宫肌层,亦可是肌层内结缔组织或子宫内膜的结缔组织。发病率大约在20%~40%左右,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肉瘤可见于子宫各个部位,宫体部远较宫颈部常见约为15:1。子宫肉瘤占子宫恶性肿瘤的2%~5%,好发年龄为50岁左右,而宫颈葡萄状肉瘤多见于幼女。因早期无特异症状,故术前诊断率仅30%~39%。

  • [单选题]关于巨大胎儿对母体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 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kzqvn.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外科学(正高) 老年医学(正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副高) 心电学技术(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放射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4)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药学(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