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流行性出血热

D

题目:可以不隔离传染源的传染病是

解析:此题考核考生对传染病中传染源性质及作用的认识。不隔离传染源的传染病是:没有有效的方法隔离传染源,或对传染源的认识尚不明确,或传染源呈现多宿主状态,这类疾病主要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本题答案中的流行性出血热属于此类。而隔离传染源的措施主要是针对人作为传染源时所使用的,麻疹、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副伤寒属于此类。采用排除法,可以排除答案A、C、E。答案B,细菌性痢疾,患者作为传染源可进行传播,缺乏有效的手段进行隔离。目前对此类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预防措施主要为灭鼠和阻断传播途径,以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护措施为主。因此,答案D符合题意,是最佳选项。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IFN-γ的生物学活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抑制NK细胞,下调NK细胞杀伤能力


  • [单选题]热辐射的防护措施主要在于
  • 隔热


  • [单选题]属于TI-Ag的物质有
  • 肺炎球菌荚膜多糖


  • [单选题]已知某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用该试验筛检两个人群,其中甲人群的患病率为10%,乙人群为1%,下述描述正确的是
  • 甲人群筛检阳性者中假阳性所占比例比乙人群低

  •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预测值的理解。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健康促进学校的工作内容
  • 学校卫生监督


  • [单选题]某女,20岁,血红蛋白10.9g/100ml,应注意增加哪些食物的摄入
  • 动物内脏


  • [单选题]下列哪种室内条件适中时,有效温度与皮肤温度有一定的关系
  • 气温

  • 解析:有效温度是在不同温度、湿度和风速的综合作用下,人体产生的冷热感觉指标。以风速为0m/s,相对湿度为100%,气温为17.7℃时产生的温热感作为评价标准,将其他不同气温、气湿和风速组成的小气候的温热感与之比较而得出的有效温度值。

  • [单选题]患者,男性,70岁,高热,畏寒,剧烈头痛入院,用青霉素无效,发病第5天,除面部外于胸肩等处出现鲜红色斑丘疹,于内衣见有虱虮,发病10天,外斐试验效价:1:400,诊断为斑疹伤寒宜选用
  • 多西环素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l6dk66.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普通外科(正高) 口腔修复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正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卫生毒理(副高)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8) 计划生育主治医师(代码:360) 放射医学技术(师)(代码:206) 执业药师(西药) 中药学(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