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麦冬
C
题目:患者,女,52岁。口干咽燥,心烦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细数。治疗应首选的药物是
解析: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相兼脉主病中沉涩脉主
血瘀
解析:沉涩脉主血瘀,尤常见于阳虚而寒凝血瘀者。滑数脉主痰热、痰火、湿热或食积化热。细数脉主阴虚火旺。
[单选题]脾失健运,化源不足,不易可引起的疾病是( )
崩漏
[单选题]治疗肺痈咳吐脓血,热毒疮疡,其功效是( )
清热解毒,排脓
解析:治疗肺痈咳吐脓血,热毒疮疡当以清热解毒,排脓为法。
[单选题]患者,男,46岁。平日纳少便溏,饮食稍有不慎,即腹泻频频,用药应首选的药物是( )
山药
解析: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
[单选题]患儿,1岁半。夜间烦吵,多汗半年余,查体:前囟2cm×2cm,方颅,肋串珠明显。血钙磷乘积下降,碱性磷酸酶升高。其诊断是( )
佝偻病激期
解析: 佝偻病活动期(激期)当病情继续加重,出现PTH功能亢进和钙、磷代谢失常的典型骨骼改变。6月龄以内婴儿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前囟边缘软,颅骨薄,轻按有“乒乓球”样感觉。6月龄以后,骨缝周围亦可有乒乓球样感觉,但额骨和顶骨中心部分常常逐渐增厚,至7~8个月时,头型变成“方颅”,头围也较正常增大。骨骺端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沿肋骨方向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触及圆形隆起,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以第7~10肋骨最明显,称佝偻病串珠;严重者,在手腕、足踝部亦可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手、足镯。1岁左右的小儿可见到胸骨和邻近的软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严重佝偻病小儿胸廓的下缘形成一水平凹陷,即肋膈沟或郝氏沟。
[单选题]女,55岁。因反复失眠多梦3个月就诊,现夜难入眠,兼头重,胸脘满闷,心烦口苦,头晕目眩,痰多,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其方剂最佳选择为
黄连温胆汤
[单选题]下列哪种脉象主虚证
疾
解析:疾脉主阳极阴竭,元气欲脱;滑脉主痰湿、实热、食积;结脉主阳盛气结、寒痰瘀血;促脉主阳热亢盛、瘀滞、痰食停积;动脉主疼痛、惊恐。由此可见,只有疾脉主虚证。故本题选E。
[单选题]具有生津止渴功效的药物是
乌梅、五味子、芦根
解析:乌梅: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常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芦根: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l6g5pe.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