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原发性肺结核
B
题目:患者,男,29岁。低热,乏力。干咳1个月。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肺部无异常体征。胸片示右肺门淋巴结肿大。诊断首先考虑为( )。
解析:原发性肺结核含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少年儿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多有结核病家庭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多为强阳性,X线胸片表现为哑铃形阴影,即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淋巴结,形成典型的原发综合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自发性气胸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
胸腔闭式引流
解析:胸腔闭式引流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适合于反复气胸、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和部分心肺功能差而症状较重的闭合性气胸者。胸腔穿刺抽气:适合于肺压缩>15%,可行胸腔穿刺抽气。肺压缩<15%,无呼吸困难,临床稳定者可密切观察,12~48小时复查胸片,如气胸无明显加重,则绝大部分胸腔内气体可自行吸收。
[单选题]代表乙肝病毒(HBV)复制最重要的血清指标是
HBeAg(+)
解析:HbsAg阳性是HBV的感染指标之一,可见于各种HBV现症感染者,包括潜伏期患者、急慢性乙肝患者、部分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和HBsAg携带者(A)。抗-HBs是感染HBV后产生的唯一保护性抗体,对HBV具有中和作用,一般在HBsAg消失后隔一段时间才出现,见于乙肝恢复期、HBV既往感染者和乙肝疫苗接种后(D)。HBeAg仅存在于HBsAg阳性者血液中,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B)。抗-HBe为血清转换期,即病毒由复制活跃期转为非复制期,它的出现预示着病毒复制减少或终止,传染性减弱(E)。抗-HBc为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抗体(C)。
[单选题]主要是使声带张力减弱,引起声调变低,临床上较为少见的是( )。
喉上神经受损
解析:喉上神经受损临床上少见。该神经受损后主要是使声带张力减弱,引起声调变低。
[单选题]关节脱位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按原因分类:外伤性脱位、生理性脱位、病理性脱位、习惯性脱位等
解析:按原因分类正确的是:外伤性脱位、先天性脱位、病理性脱位、习惯性脱位、麻痹性脱位。生理性脱位是错的。
[单选题]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的畸形是( )。
银叉型
解析:桡骨远端骨折极为常见,约占平时骨折的1/10。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伸直型骨折有典型的银叉状和刺刀样畸形,尺桡骨茎突在同一平面,直尺试验阳性。
[单选题]发绀的转诊指征不包括
伴杵状指(趾)
解析:转诊指征:①生命体征不平稳。②发绀较前进行性加重。③考虑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增加。④发绀原因不明。
[单选题]疫苗接种前需进行皮肤消毒,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为
≥5cm
解析:确定疫苗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要避开瘢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待晾干后立即接种。禁用碘酊进行皮肤消毒。故选A。
[单选题]与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是( )。
幽门螺杆菌
解析:在引起慢性胃炎的病因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最为常见。Hp感染也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Hp感染率高达90%~100%,胃溃疡为80%~90%。根除Hp可加速黏膜溃疡的愈合,并能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l70zm.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