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肌注地西泮或苯巴比妥止惊
C
题目:患儿抽搐时最关键的治疗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儿女,1岁。发热、呕吐2天,食欲下降,排尿时哭吵,无惊厥。既往无类似病史。查体:精神可,颈强直(-)。化验:血常规WBC 12.6×109/L,RBC 9.6×1012/L,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0~40个/HP,白细胞10~20个/HP。
尿细菌培养
[单选题]应用异烟肼进行预防性治疗的对象是
PPD试验新近由阴性转阳性
[单选题]男孩,6个月,因腹泻、呕吐3天,加剧一天,尿少而来院急诊。体温38℃(肛温),眼窝及前囟明显凹陷,皮肤弹性较差。血钠 140mmol/L,血pH7.2,BE-12mmol/L。当时最适宜的立即处理为
1.4%碳酸氢钠静滴
解析:E。该患儿为严重代酸,应立即应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单选题]为确诊应做的首要检查是
咽拭子粪、脑脊液病毒分离
[单选题]生后1天新生儿白细胞20×109(上标)/L,N 0.65,L0.35,幼稚细胞偶见,提示该新生儿为
正常
解析:A。初生时白细胞总数(15~20)×109/L,生后6~12小时达(21~28)×109(上标)/L然后逐渐下降.1周时平均为12×109(上标)/L,婴儿明白细胞数维持在10×109(上标)/L左右,8岁以后接近成人水平。白细胞分类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出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0.65,淋巴细胞约占0.30。随着白细胞总数的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也相应下降,生后4~6天时两者比例约相等;之后淋巴细胞约占0.60,中性粒细胞约占0.35,至4~6岁时两者比例又相等;以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相似。此外,初生儿外周血中也可出现少量幼稚中性粒细胞,但在数天内即消失。
[单选题]如该患儿服用铁剂后Hb有所上升,但升至90g/L后不再上升,最应与下列何种贫血相鉴别
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解析:从临床和细胞形态学观点来看,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最易与缺铁性贫血相混淆。可通过铁治疗试验或实验室测定血清铁、铁结合力以及定量测定血红蛋白F和A2来鉴别。
[单选题]入院后化验红细胞沉降率60mm/h,ASO1:800,心电图示I度AVB。治疗应该首选
青霉素+泼尼松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lr7rnd.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