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滴注时间长,外周血管长时间收缩

B

题目:患儿女性,年龄9岁3个月。医疗诊断: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MODS、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患儿入院时体温36.8℃,呼吸60次/分,呼吸困难,鼻扇、三凹征(+);心率120次/分,律齐,心音低钝;血压113/50mmHg;面色暗、苍白,双肺呼吸音粗,心界向下扩大,心间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外2cm,肝右肋下约3cm,四肢末梢凉。实验室检查:肝酶、心肌酶升高;心肌损伤标志物均明显升高。床旁心脏超声示:右心饱满、左室收缩功能明显降低。

解析:由于多巴胺有收缩血管作用,长时间滴注时,使外周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局部血液循环差,因此可导致局部坏死或坏疽。B选项正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新生儿期是指
  • 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到整28天

  • 解析:新生儿期是指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到整28天

  • [多选题]碘缺乏的临床表现是( )
  • 胎儿期缺碘可引起早产、死产、先天畸形

    新生儿缺碘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

    轻度缺碘可出现亚临床克汀病

  • 解析:临床表现的轻重取决于缺碘的程度、持续时间以及患病的年龄。胎儿期缺碘可致死胎、早产及先天畸形;新生儿期则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低下;儿童和青春期则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儿童长期轻度缺碘则可出现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常伴有体格生长落后。

  • [单选题]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属于
  • 核心家庭


  • [单选题]正常新生儿出生第1天,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中性温度"是
  • 31~34℃

  • 解析:出生24小时:裸体放置在暖箱中,所需要的最适合环境温度为31~34℃。而体重较小的未成熟儿所要求的温度就比足月儿高,为33~34℃。 出生2天:第二天以后逐渐降至22℃-26℃。早产儿的室温要求比正常儿的要高一些。 出生3-5天:一般新生儿出生后3-5天才从医院回到家中,因此这时新生儿房间的温度保持在20℃-22℃为适宜。

  • [单选题]婴儿下呼吸道的特点为
  • 较易阻塞

  • 解析:小儿的气管和支气管腔相对狭窄且毛细支气管蝗发育较气管、支气管、肺泡发育慢,管腔更为狭窄。6岁时支气管直径增加一倍,毛细支气管及气管约在15岁时增加一倍。软骨柔软、弹力纤维组织发育不良,粘膜血管丰富,粘液腺分泌不足,使纤毛运动差,不能有效地排除微生物,较易导致感染,使呼吸道产生狭窄、阻塞等症状。

  • [多选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是( )
  • 日光照射不足

    体内贮存不足

    摄入不足

    疾病和药物影响

  • 解析:病因有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钙含量过低或钙磷比例不当、需要量增多、疾病和药物影响。因此无D选项。

  • [单选题]对于麻疹患儿隔离时间正确的是
  • 对患儿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出疹后10天

  • 解析: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

  • [多选题]在护理管理中常用的政策包括
  • 考核政策

    奖金分配制度

    在职继续教育

    晋升政策

    职称制度


  • [单选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人应采取的隔离方式是
  • 呼吸道隔离

  • 解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经呼吸道传播,故选E。 【该题针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知识点进行考核】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m10j1.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小儿外科(正高) 疾病控制(正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小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2)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麻醉学专业知识 中西医结合执业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