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呋塞米
D
题目:慢性肾炎合并高血压尿毒症,同时又水肿,下列药物应先用
解析:尿毒症,GFR<10ml/min;GFR<25ml/min时,噻嗪类利尿剂无效,应禁用。可以用速尿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男,38岁。车祸致左小腿受伤,左下肢X线诊断为左胫骨中下1/3交界处斜形骨折。该患者易发生的并发症是
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解析:胫骨上1/3骨折,可致血管走行固定的胫后动脉损伤,可引起下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发生坏死。胫骨中下1/3交界处骨折使骨营养动脉损伤,供应下1/3段胫骨的血循环显著减少,同时下1/3段胫骨几乎无肌肉附着,由胫骨远端获得的血循环很少。因此下1/3段骨折愈合较慢,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单选题]在物理降温配合下能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的药物是
氯丙嗪
解析:本题是属基本知识试题,考核“氯丙嗪的药理作用和应用”。在五个备选答案中,氯丙嗪(抗精神失常药)和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药)都能使发热体温下降。但氯丙嗪还能降低正常体温,这点与对乙酰氨基酚不同,后者只降低发热体温,而不降低正常体温。氯丙嗪的降温作用随外界环境温度而变化,环境温度愈低降温愈明显。与物理降温配合应用,则有协同降温作用。
[单选题]下列选项最有助于肋骨骨折的诊断的是
骨擦感
解析:骨折的特有体征为畸形、异常活动和骨擦音或骨擦感,同样适用于肋骨骨折,故选E。受伤局部明显压痛、气管明显移位、胸部叩诊呈鼓音和局部肿胀和瘀斑不是肋骨骨折的特异性症状,故A、B、C、D错误。
[单选题]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小泡,相当于子宫内膜周期中的
分泌期早期
解析: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1)增殖期:①增殖期早期:内膜的增生与修复在月经期已开始。在月经周期的第5~7日。②增殖期中期:在月经周期的第8~10日。腺上皮细胞表现增生活跃,细胞呈柱状,且有分裂象。③增殖期晚期:在月经周期的第11~14日。上皮细胞呈高柱状,腺上皮仍继续生长,核分裂象增多,腺体更长,形成弯曲状。(2)分泌期:①分泌期早期:在月经周期的第15~19日。此期内膜腺体更长,屈曲更明显。腺上皮细胞的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的小泡,间质水肿,螺旋小动脉继续增生。②分泌期中期:在月经周期的第20~23日。腺体内的分泌上皮细胞顶端胞膜破碎,细胞内的糖原溢入腺体,称为顶浆分泌。③分泌期晚期:在月经周期的第24~28日。此期为月经来临前期。内膜腺体开口面向宫腔,有糖原等分泌物溢出。(3)月经期:在月经周期的第1~4日。故本题选C。
[单选题]女,37岁。突发心悸10分钟,心电图示:心率164次/分,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QRS波时限>0.12秒,可见室性融合波。最可能的诊断是
室性心动过速
解析: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为:①3个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②QRS波群形态畸形,时限超过0.12秒。③心室率通常为100~250次/分;心律规则或稍不规则。④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形成房室分离。⑤通常发作突然。⑥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
[单选题](2013)为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肾活检
解析:肾活检能明确疾病的原因。
[单选题]女,26岁。持续性心前区疼痛2天,咳嗽可加重。查体: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搔抓粗糙摩擦音,屏气后仍可昕到。ECG示:除aVR外的所有常规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急性心包炎
解析:急性心包炎的主要症状为心前区疼痛和呼吸困难,或同时伴有发热。心包炎分为渗出性和干性。心包摩擦音(搔抓粗糙摩擦音)是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对心包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故本题答案为D。
[单选题]张某经执业医师考试合格并进行注册后,开办了一家口腔诊所,同时因为其对妇产科知识和操作较为熟悉,所以平时也会诊治一些妇科和产科的患者。其进行妇产科诊疗活动属于
超出执业范围的违法行为
解析:《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本题中王某行为属超出执业范围的违法行为。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mn98ez.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