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上皮细胞增生受抑制 肠黏膜下小动脉受损 肠壁组织受损 胶原再合成受抑制 肠道细菌的侵入

ABCDE

题目:放射性胃肠道损伤的可能发病机制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对视神经脊髓炎诊断有帮助的检查结果是( )
  • 脊髓MRI显示病灶大于3个脊柱节段

    血清AQP-4抗体阳性

    颅脑MRI未见异常


  • [多选题]痛风性肾病表现为
  • 肌酐升高

    浮肿

    血尿素氮升高

    蛋白尿

  • 解析:痛风性肾病简称痛风肾,是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可有尿酸结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肿,夜尿,高血压,血、尿尿酸升高及肾小管功能损害,血肌酐升高。

  • [多选题]混合性呼吸困难可见于
  • 肺栓塞

    格林巴利综合征

  • 解析: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和呼气均费力,呼吸的频率快而表浅。多见于急性肺炎、自发性气胸、肺水肿、胸膜炎、肺栓塞、肺心病等。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气性呼吸困难。酮体是肝脏中脂肪分解成脂肪酸的中间代谢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成分。正常情况下,机体产生少量酮体,随着血液运送到心脏、肾脏和骨骼肌等组织,作为能量来源被利用,血中酮体浓度很低,一般不超过1.0毫克/分升,尿中也测不到酮体。当体内胰岛素不足或者体内缺乏糖分,如饥饿、禁食、严重的妊娠反应情况下,脂肪分解过多时,酮体浓度增高,一部分酮体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形成酮尿。当肝内酮体生成的量超过肝外组织的利用能力,血酮体浓度就会过高,导致酮血症和酮尿症。酮体中的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都是酸性物质,在血液中积蓄过多时,可使血液变酸而引起酸中毒,称为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

  • [多选题]发热待查常见的病因是
  • 感染性疾病

    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

    肿瘤


  • [单选题]寒邪致病,多见疼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
  • 寒性凝滞,气血阻滞而疼痛


  • [多选题]败血症鼠疫的传播途径有
  • 呼吸道传播

    皮肤传播

    鼠蚤媒介传播


  • [多选题]关于球后溃疡正确的是
  • 夜间痛较突出

    易发生大出血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mnwdp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急救护理(正高) 输血技术(正高) 急诊医学(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4)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妇产科主治 医师定期考核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