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紫苏叶 侧柏叶

BE

题目:入药部位带有枝的中药材有

解析: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药材叶片多皱缩卷曲、破碎,完整的叶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11cm,宽2.5~9cm,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叶柄长2~7cm,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带嫩枝者,枝的直径0.2~0.5cm,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罗布麻叶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的干燥叶。药材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状披针形或卵圆状披针形,长2~5cm,宽0.5~2cm,淡绿色或灰绿色,先端钝,有小芒尖,基部钝圆或楔形,边缘具细齿,常反卷,两面无毛,叶脉于下表面突起;叶柄细,长约4mm。质脆。气微,味淡。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及叶。药材本品多分枝,小枝扁平。叶细小鳞片状,交互对生,贴伏于枝上,深绿色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气清香,味苦涩、微辛。大青叶来源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蓼大青叶来源蓼科植物蓼蓝的干燥叶。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收,可采两次,除去茎枝及杂质,干燥。答案选B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嗜睡的常见病证有
  • 痰湿困脾

    心肾阳虚

    热入心包

  • 解析:ABC本题考查的是嗜睡的临床意义。睡意很浓,经常不自主地入睡,称为嗜睡,多见于阳虚阴盛、痰湿困滞的病证。如头目昏沉而嗜睡者,多由痰湿困遏,清阳不升所致;神疲欲寐,闭眼即睡,呼之即醒或朦胧迷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者,又称之为“但欲寐”,是少阴心肾阳虚之征。若昏睡见于急性热病者,多属邪人心包,热盛神昏之象。

  • [单选题]孕妇慎用的中成药是
  • 妇康宁片

  • 解析:妇康宁片是孕妇慎用的中成药。

  • [多选题]苦杏仁中毒的症状有
  • 眩晕

    心悸

    恶心

    呕吐

    昏迷

  • 解析:苦杏仁不良反应:苦杏仁的主要成分苦杏仁苷是其有效成分也是中毒成分,误服过量苦杏仁可产生氢氰酸中毒,使延髓等生命中枢先抑制后麻痹,并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而引起组织窒息。临床表现为眩晕、心悸、恶心、呕吐等中毒反应,重者出现昏迷、惊厥、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 [单选题]小儿泻速停颗粒的主治是( )
  • 湿热腹泻

  • 解析:小儿泻速停颗粒的主治:小儿湿热蕴结大肠所致的泄泻,症见大便稀薄如水样、腹痛、纳差;小儿秋季腹泻及迁延性、慢性腹泻见上述证候者。

  • [多选题]先天禀赋不足可见
  • 鸡胸

    罗圈腿

    龟背

  • 解析:ABC本题考查的是望形体的主要内容及临床意义。“鸡胸”“罗圈腿”“龟背”等畸形多属先天禀赋不足,往往是肺气耗散,脾胃虚弱,肾精亏损的病变。

  • [单选题]炮制巴豆的常用方法是
  • 制霜法

  • 解析:巴豆的炮制方法:①生巴豆爆晒或烘干后去外壳,取仁;②巴豆霜取净巴豆仁,碾如泥状,里层用纸,外层用布包严,蒸热,压榨去油,反复数次,至药物松散成粉,不再粘结成饼为度。或取净巴豆仁碾细,蒸约半小时,测定脂肪油含量,加入适量淀粉稀释,使脂肪油含量符合规定,混匀过筛,即得。

  • [单选题]川贝母是几基原的中药材
  • 六基原

  • 解析:川贝母、浙贝母,药性均为寒凉,均具清热化痰、散结之功,治痰多咳嗽、瘰疬疮痈等证。然,川贝母偏于甘润,兼能润肺止咳,善治肺虚久咳、燥咳不已,为六基原药材;浙贝母偏于苦泄,清热化痰、散结力强,多用于痰热及外感风热咳嗽、瘰疬疮痈等。答案选E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n087d0.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内科(正高) 妇产科(正高) 妇女保健(正高) 妇产科护理(正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2) 放射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6) 药学(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