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热证

B

题目: 某女,32岁,口舌生疮,烦躁焦虑,口干舌燥,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数。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属于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是
  • 青蒿素

  • 解析:本题考点是萜类的化学结构分类及其代表性化合物。萜类化合物按异戊二烯单位的多少进行分类,包含半萜、单萜、倍半萜、二萜、二倍半萜、三萜以及四萜等。在上述各选项中,只有青蒿素属于单环倍半萜类,而龙脑、梓醇属于单萜类,紫杉醇、穿心莲内酯属于三环二萜类。

  • [单选题]补血用的当归品种是( )
  • 当归身

  • 解析:1.当归身有补血作用。

  • [多选题]主治痰黄黏稠的祛痰剂有( )。
  • 清气化痰丸

    复方鲜竹沥液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祛痰剂--清气化痰丸、复方鲜竹沥液的主治"。(1)礞石滚痰丸的主治:痰火扰心所致的癫狂惊悸,或喘咳痰稠、大便秘结。(2)清气化痰丸的主治: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痰多、痰黄黏稠、胸腹满闷。(3)复方鲜竹沥液的主治:痰热咳嗽,痰黄黏稠。(4)半夏天麻丸的主治:脾虚湿盛、风痰上扰所致的眩晕、头痛、如蒙如裹、胸脘满闷。(5)消瘿丸的主治:痰火郁结所致的瘿瘤初起;单纯型地方性甲状腺肿见上述证候者。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

  • [单选题]导致着痹发生的主要邪气是
  • 湿邪

  • 解析:痹症是由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将痹证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临床上可以分为四型。1.痛痹:痛痹为寒邪盛。2.行痹:为风邪盛。3.着痹:为湿邪盛。4.热痹:为素体阳盛,感受外斜化热所致。行痹,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痛痹,痛有定处,疼痛剧烈,固定不移。着痹,关节疼痛重浊不移。热痹,关节红肿热痛。故答案选B。

  • [多选题]中医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包括
  • 气血津液辨证

    八纲辨证

    脏腑辨证

    经络辨证

    六经辨证

  • 解析:中医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病因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 [单选题]治风寒湿闭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所致的痹病,宜选用的成药是
  • 独活寄生合剂

  • 解析:本组题考查内科常见蠲痹剂中成药的主治。天麻丸主治风湿痹阻、肝肾不足所致的痹病症见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酸痛。独活寄生合剂主治风寒湿闭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所致的痹病,症见腰膝冷痛、屈伸不利。风湿骨痛丸主治寒湿闭阻经络所致的痹病,症见腰脊疼痛、四肢关节冷痛。痛风定胶囊主治湿热瘀阻所致的痹病,症见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发热、汗出不解、口渴心烦、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壮腰健肾丸肾亏腰痛,风湿骨痛,症见膝软无力、小便频数。

  • [单选题]氨性氯化锶反应阳性显
  • 绿色至棕色乃至黑色沉淀

  • 解析:本题考点是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氨性氯化锶反应可用于鉴别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阳性反应生成绿色至棕色乃至黑色沉淀。

  • [单选题]断面中间有4~10个明显的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中央灰黑色,味极苦的饮片是
  • 胡黄连

  • 解析:胡黄连Picrorhizae Rhizoma来源玄参科植物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的干燥根茎。主产于西藏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偶有分枝,长3~12cm,直径0.3~1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有较密的环状节,具稍隆起的芽痕或根痕,上端密被暗棕色鳞片状的叶柄残基。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棕色至暗棕色,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极苦。答案选E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n08nq3.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肾内科(正高) 耳鼻咽喉科(正高) 重症医学(副高)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辽宁省主管药师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耳鼻咽喉科) 住院医师规培(推拿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