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小肠淋巴瘤 先天性肠黏膜离子吸收缺陷 外源性或内源性促分泌物刺激 胆酸重吸收障碍

ABCD

题目:引起分泌性腹泻的原因包括

解析:引起分泌性腹泻的疾病主要五大类: 1.异常的介质各种异常的介质可激活小肠、大肠细胞膜上的cAMP,胞内cAMP含量剧增,使细胞质钙离子含量增高,导致肠道分泌增加,大量水分、碳酸氢钠、氯化物和钾离子丧失。血管活性肠肽瘤(VIP瘤)分泌大量VIP,促进空肠、回肠和结肠的水和Na+、K+、C1-等电解质分泌增加,导致水样腹泻,该病也称胰性霍乱。2.内源或外源性导泻物质如胆酸、脂肪酸、某些泻药等。在广泛回肠病变、回肠切除或旁路时,胆酸重吸收发生障碍而进入结肠,刺激结肠分泌而引起分泌性腹泻。过量脂肪酸对结肠的刺激也是分泌性腹泻的原因之一。故CD正确。3.肠道淋巴引流障碍广泛小肠淋巴瘤、肠结核、Crohn病等。故A正确。4.分泌性直肠或乙状结肠绒毛腺瘤。5.先天性氯化物腹泻(C1-:HCO3交换机制缺陷)和先天性钠腹泻(Na+:H+交换机制缺陷)等。B正确。E没涉及。错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关于二期肝性脑病的说法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 睡眠障碍

    行为失常

    扑翼样震颤阳性

    脑电图异常

  • 解析:肝性脑病临床分期: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可有扑击样震颤,脑电图正常。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有扑击样震颤及明显神经体征,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可引出扑击样震颤,脑电图异常。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无扑击样震颤。浅昏迷:生理反射可有,肌张力增高;深昏迷: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结合题干符合二期的是BCDE。A属于一期特点故错误。

  • [单选题]理中丸的君药是( )
  • 白术


  • [单选题]情志异常可引起二便失禁,此种情志多为( )
  • 恐惧过度


  • [多选题]下列哪些检查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辅助诊断
  • 腹部平片

    CT

    B超

  • 解析:(1)腹平片:可能见到以下征象:①胰腺部位的密度增强(由于炎症渗出所致);②反射性肠郁张(主要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和横结肠);2.超声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占有愈加重要的位置,成为不可缺少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3.CT扫描也可显示胰腺及其周围组织从轻度水肿,出血到坏死和化脓的各种病理变化,CT也能发现胰腺周围的积液和小网膜,肾周围间隙的水肿,有助于早期发现及追踪观察胰腺假性囊肿,因不受胃肠积气与肥胖的影响,CT扫描较超声检查更具有优越性与准确性,但因检查费用较昂贵,尚不能常规使用。

  • [多选题]关于甲胎蛋白的临床意义,正确的是( )
  • 持续阳性,肝细胞癌可能性最大

    非恶性肝病可一时性升高

    孕妇能出现低AFP

  • 解析: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不是转移性肝癌,故B错误。某些胚胎癌、生殖细胞瘤、某些消化道癌症等,血液中的AFP也有不同程度升高。故D项错误。余正确。

  • [多选题]属于脉律不齐的脉有( )
  • 结脉

    促脉

    代脉


  • [多选题]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为( )
  • 红斑

    出血点

  • 解析:胃镜检查诊断胃炎的主要方法。正常胃黏膜在胃镜下呈粉红色,光滑柔软,有光泽。出现病变时,胃黏膜可呈红斑或条状红斑、平坦或隆起(疣状)糜烂、点状或片状出血、黏膜肥厚、黏膜颗粒状(多见于萎缩性胃炎)、皱襞变平、血管透见等改变。

  • [多选题]诊断前列腺癌时,可选择检测的肿瘤标志物
  • PSA

    PAP

  • 解析:1)酸性磷酸酶(PAP)测定;2)骨髓酸性磷酸酶(BMAP)测定;3)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精浆蛋白(r-Sm)测定;故DE正确。

  • [单选题]治疗热厥证的主方是( )
  • 四逆散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n0dq83.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泌尿外科(正高) 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中医肛肠学(正高)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护理学(副高)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9) 护理学主管护师(代码:368) 社区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3)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