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急性胰腺炎

D

题目:男性,55岁,2天前酒后出现上腹痛,进行性加重,并向腰背部放散,曾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未减轻,稀便2次。既往有“胆石症”病史10年,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查体:体温37.3℃,脉率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解析:①急性胃肠炎,以肠道炎症为主;急性胆囊炎常有胆绞痛史,疼痛位于右上腹,常放射到右肩部,Murphy征阳性;十二指肠球后溃疡背部放射痛多见,但有较典型的溃疡病史,疼痛常有典型的节律性。患者有胆石症病史,饮酒后发病,上腹痛,进行性加重,并向腰背部放射,伴呕吐,符合急性胰腺炎表现。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哪些能使胃酸分泌亢进
  • 胃泌素

    胰岛素

    组胺

  • 解析:胃泌素几乎对整个胃肠道均有作用,它可促进胃肠道的分泌功能;促进胃窦,胃体收缩,增加胃肠道的运动,同时促进幽门括约肌收缩,整体综合作用是使胃排空减慢;促进胃及上部肠道粘膜细胞的分裂增殖;促进胰岛素和降钙素的释放。组胺为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的自身活性物质。刺激胃壁细胞,引起胃酸分泌。

  • [多选题]刺激G细胞分泌胃泌素的因素有
  • 副交感神经兴奋

    胃窦部黏膜接触蛋白质分解物

    胃窦部潴留

    胃窦部膨胀

  • 解析:(1)神经和旁分泌调节:促使胃酸分泌的神经兴奋作用通过胆碱能神经元,影响胃粘膜内SS细胞,使生长抑素分泌减少,间接抑制酸分泌。非胆碱能神经元的神经介质蛙皮素兴奋可引起生长抑素分泌增加,进而引起胃酸分泌减少。生长抑素分泌尚受胃内酸化的影响,胃酸增高时,反馈性促进生长抑素分泌增加,进而抑制酸分泌。 (2)激素调节:胃泌素是胃酸分泌的主要兴奋性激素,由胃窦G细胞分泌。蛋白质,尤其是部分消化蛋白,能兴奋胆碱能和非胆碱能神经元,促进胃泌素分泌,抑制生长抑素分泌。氨基酸尤其是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尚能直接刺激胃窦G细胞分泌胃泌素。胃泌素(Gastrin)和胃窦部滞留胃运动障碍可使食物在胃窦部滞留,刺激G细胞分泌胃泌素,促进胃酸分泌,结果引起胃溃疡,这是部分胃溃疡发病机理之一。E胃排空减慢故错误。余正确。

  • [单选题]《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以平为期,而不可过"。这反映了中医治则中的( )
  • 扶正和祛邪


  • [多选题]有关食管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90%为鳞状细胞癌

    早期食管癌以斑块型最多见

    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提示癌肿已侵及周径2/3左右


  • [多选题]患者男,68岁,HBeAg阴性慢乙肝,阿德福韦抗病毒治疗5年,需要定期监测的项目包括( )
  • 血常规、肝功能

    腹部超声

    肾功能

    AFP

    HBVDNA

  • 解析: 慢性乙肝患者可定期复查肝功能、HBV血清学标志、HBV-DNA、甲胎蛋白和B超。阿德福韦酯的不良反应包括肌酐升高,对于肾功能障碍或者潜在肾功能不全风险的患者,应密切监测肾功能故选:ABCDE。

  •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臌胀的主要病机因素的是( )
  • 积滞

    动风


  • [多选题]以下影响胃分泌的体液因素包括
  • 组胺

    抑胃肽

    乙酰胆碱

    缩胆囊素

    胃泌素

  • 解析:1.十二指肠产生的激素对胃排空的抑制:当过量的食糜,特别是酸或脂肪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后,可引起不小粘膜释放几种不同的激素,抑制胃的运动,延缓胃的排空。促胰液素、抑胃肽等都具有这种作用,统称为肠抑胃素。2.神经和体液因素可通过影响胃的基本电节律和动作电位而影响胃的蠕动;迷走神经冲动、胃泌素和胃动素(是近年来从小肠粘膜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胃肠激素)可使胃的基本电节律和动作电位出现的频率增加,使胃的收缩频率和强度增加;交感神经兴奋、促胰液素和抑胃肽则作用相反。3.某些体液因子也可影响后 三种内分泌细胞的分泌功能 ,它们相互作用最终调节组织胺的释放 ,从而组织胺 、乙酰胆碱、生长抑素、缩胆囊素共同调节壁细胞的泌酸功能 ,以控制胃内适当的酸度 。这些外周调节机制涉及神经 、体液 、内分泌 、自分泌和神经-内分泌等复杂的过程。

  • [单选题]外感咳嗽的病机为( )
  • 邪实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n0dqz0.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外科学(正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计划生育主治医师(代码:360) 口腔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外科) 中医临床三基(药师) 放射医学(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