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

D

题目:"寒从中生"的主要病机是由于

解析: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邪弥漫积滞的病理状态。多因先天禀赋不足,阳气素虚,或久病伤阳,或外感寒邪,过食生冷,损伤阳气,累及脾肾,脾肾阳虚,温煦气化失职所致。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立迟和手足软的主要中医病机是
  • 脾肝肾不足

  • 解析:B五迟五软中,立迟、行迟、齿迟、头项软、手软、足软主要的病机是肝肾脾不足,而语迟、发迟、肌肉软、口软主要在于心脾不足。

  • [单选题]腔隙性梗死最主要的病因为
  • 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

  • 解析:腔隙性梗死:发生于大脑深部及脑干的缺血性微梗死灶,经吞噬细胞清除后形成腔隙。最主要的病因是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约占脑梗死的20%。

  • [单选题]患儿咳声重浊,连续不已,并有回声,日轻夜重。其诊断是
  • 顿咳

  • 解析:顿咳是小儿时期感受时行邪毒引起的肺系时行疾病,临床以阵发性痉挛咳嗽,咳后有特殊的鸡啼样吸气性吼声为特征。本病因其咳嗽特征又名“顿呛”、“顿嗽”、“鹭鸶咳”;因其具有传染性,故又称“天哮呛”、“疫咳”。以咳声重浊,连续不已,并有回声,日轻夜重为特点。

  • [单选题]下述各项,属于里证辨证要点的是( )
  • 见于外感疾病的中、后期阶段

  • 解析:里证病因复杂,病位广泛,症状繁多,常以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形式出现,故详细内容见各章辩证。

  • [单选题]气分证的临床意义是
  • 正盛邪炽,阳热亢盛

  • 解析:气分证:临床以发热不恶寒,舌苔转黄为特点。多从卫分证转来,或由伏热内发。病机以中焦阳明,也包括肺、脾、胆等脏腑。如热结胃肠则口渴引饮,大便秘结或下利;湿热交阻中焦脾胃,则胸闷脘满、舌苔腻滞;热郁于肺则鼻煽气促、咳嗽痰黄;或热毒壅盛;或邪传少阳等。

  • [单选题]慢性肺心病最常见的酸碱失衡是( )
  • 呼吸性酸中毒

  • 解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酸碱失衡时,最常见为呼吸性酸中毒:pH下降,PaCO2升高。其次为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亦可为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pH可正常,低血钾、低血氯,多为治疗不当所致。

  • [单选题]治疗腹痛饮食积滞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 枳实导滞丸

  • 解析:腹痛饮食积滞证可见脘腹胀痛,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粪便奇臭,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多有伤食史。治宜消食导滞,方用枳实导滞丸。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n36dw.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口腔医学(正高) 中医内科学(正高) 儿童保健(正高) 中医护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广东省药学专业初级 核医学技师 麻醉学专业知识 护士资格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