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50~60%
D
题目:某患儿,出生1天,诊断为“新生儿窒息”入暖箱治疗。该新生儿室的湿度波动范围应为
解析:病室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男,62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入院治疗,现病情缓解准备出院。在进行出院指导时,以下不妥的是
长期规则服用抗生素
解析:(1)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本病虽然难以治愈,但如积极参与COPD的长期管理可减少急性发作,及时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程,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对此必须有信心和而心。要有长期准备。(2)避免各种致病因素,尤其是吸烟、环境污染、上呼吸遥感柒等。(3)坚持全身活动和呼吸肌训练,嘱患者进行适宜的全身活动。如散步,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4)家庭氧疗的指导。对有此医嘱的患者,在出院前便应提供有关家庭氧疗的咨询与帮助,并提供购置、使用和保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根据选项故D答案错误。
[单选题]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应除外
易形成肠瘘
解析: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位于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层,腹泻为其主要症状,腹痛具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可伴有腹胀、发热、恶心等其他症状。疾病长期反复发作可出现肠腔狭窄,少数可癌变。临床常见便血、肠腔狭窄、肠穿孔等并发症,少数可癌变。
[单选题]患者女,33岁。在胆囊造影前,需做碘过敏试验,做试验的时间宜在检查前
24~48小时
解析:临床上床用碘化物造影剂做肾脏、胆囊、膀胱、支气管、心血管等造影,含碘造影剂可能产生过敏反应,严重程度不一,故造影前1~2天应先做碘过敏试验,碘过敏试验有助于预防或减少造影剂反应的发生。本题选D。解题关键:造影前24~48小时做碘过敏试验。
[单选题]患者,女性,57岁。半小时前因在公园晨练时晕倒,被急诊送入院时己昏迷。对于此患者应采取的护患关系模式是
主动-被动型
解析:主动一被动模式 ,也可称为支配一服从模式。在这类模式中,医师处于主动或支配地位,病人完全是被动的。一般地说,对于昏迷、手术、婴幼儿或精神病人适用于这一模式。由于病人此时没有主动性,完全听任医务人员的处置,医务人员务必以高度的责任感、高尚的道德和娴熟的技术诊治病人,不得给他们以损害。
[单选题]患者,男性,49岁,胃癌晚期。因病情日趋恶化,对医务人员和家属常发脾气,该患者此时的心理反应属于
愤怒期
解析:临终病人通常经历五个心理反应阶段:①否认期:病人其心理反应是拒绝接受事实。此反应是一种防卫机制,它可减少不良信息对病人的刺激,是心理表现第一期。②愤怒期:病人常表现为生气与激怒,往往将愤怒的情绪向医护人员、朋友、家属等接近他的人发泄,以弥补内心的不平。③协议期:病人接受临终事实。此期病人变得和善,能积极配合治疗。④忧郁期:病人产生很强烈的失落感。出现悲伤、情绪低落、沉默、哭泣等反应。⑤接受期:为临终的最后阶段。接受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病人喜欢独处,睡眠时间增加,静等死亡的到来。
[单选题]患儿女,8个月。重度营养不良,因迁延性腹泻入院。今晨起突发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出冷汗。应首先采取的措施为
静注高渗葡萄糖
解析:患儿重度营养不良,摄入不足,腹泻又导致消耗量过大,晨起突发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出冷汗应考虑患儿发生了低血糖,应尽快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治疗,选D。
[单选题]区分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是
胸骨压痛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 AA)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和(或)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类贫血,又称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临床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进行性贫血、感染、出血和全血细胞减少。急性白血病(AL):也有贫血、发热、出血,AL因早期肝、脾、淋巴结不肿大,外周两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易与AA混淆。AL常有胸骨下段局部压痛,发生骨髓坏死时,可引起骨骼剧痛。故选E。解题关键:急性白血病常有骨骼和关节疼痛。
[单选题]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伴高热、抽搐,护士采取的最合适的降温措施是
头部及大血管处放置冰袋
解析:乙醇拭浴、冰水灌肠及退热药均易引起出血,而此病例既要保护脑组织,又要防止出血。
[单选题]患者,女性,50岁,患慢性肾小球肾炎20年,近来精神萎靡、食欲差,24小时尿量80ml,下腹部空虚,无胀痛,请评估该病人的排尿型态为
无尿
解析:每日尿量少于400ml称少尿,每昼夜尿量少于100ml或12小时内完全无尿称无尿(或尿闭)。患者24小时尿量80ml,且下腹部空虚,可排除尿潴留,结合患者病史,可诊断为无尿。故选D。解题关键:无尿的标准是:每昼夜尿量少于100ml或12小时内完全无尿,诊断泌尿系疾病时还需结合临床表现。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n6rp3.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