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六味地黄丸合膈下逐瘀汤加减

E

题目:朱某,患鼓胀病多年,现腹大胀满,青筋显露,形体消瘦,面色晦暗,唇紫,头昏目糊,腰膝酸软,心烦口干,午后潮热,舌质红绛,少津,脉弦细数

解析:本病鼓胀-肝肾阴虚证,证机概要:肝肾阴虚,津液失布,水湿内停。治法:滋肾柔肝,养阴利水。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膈下逐瘀汤加减。前方重在滋养肾阴,用于肾阴亏虚,腰酸,口干等症;后方养阴柔肝,用于阴虚肝郁,胁肋隐痛,内热烦躁,舌红苔少之症。膈下逐瘀汤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治膈下瘀阻气滞,形成痞块,痛处不移,卧则腹坠。故正确答案为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含有干姜、生姜的方剂是
  • 干姜人参半夏丸


  • [多选题]《金匮要略》首篇提出的防病措施有( )
  • 不令邪风干忤经络

    房室勿令竭乏

    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

    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

    无犯王法及禽兽灾伤


  • [单选题]中药的毒性是
  • 中药的偏性


  • [单选题]明确提出"其两侧自腋而下,至肋骨之尽处,统名曰胁"的古籍是:
  • 《医宗金鉴》

  • 解析:《医宗金鉴·卷八十九》明确指出:“其两侧自腋而下,至肋骨之尽处,统名曰胁。”《医方考·胁痛门》又谓:“胁者,肝胆之区也。”且肝胆经脉布于两胁,故“胁”现代又指两侧下胸肋及肋缘部,肝胆胰所居之处。据此排除其余选项,选C。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n8n9lp.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口腔正畸学(正高) 烧伤外科学(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代码:352) 妇幼保健主治医师(代码:364)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口腔医学技术(士)(代码:103)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中医临床三基(护士) 全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