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左半结肠癌

A

题目:患者,46岁,反复腹泻、便秘4年,伴左下腹隐痛5个月,左下腹可及4cm×3cm大小的质硬肿块。

解析:1.左半结肠癌的临床表现 (1)便血、黏液血便:70%以上的患者可出现便血或黏液血便。 (2)腹痛:约60%出现腹痛,可为隐痛,当出现肠梗阻时可表现为腹部绞痛。 (3)腹部肿块:40%左右的患者可触及左下腹肿块。 2.活动指导:提倡术后早期活动,有利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革兰氏阳性球菌脓毒症的特点是
  • 一般无寒战

    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型

    多有转移性脓肿

    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休克出现晚四肢温暖

  • 解析:脓毒症有病原微生物感染证据,且具有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者:体温>38oC或<36oC心率>90次/分呼吸>20次/分或CO2分压<4.3千帕(32mmHg)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109/L或不成熟中性粒细胞>10%

  • [多选题]为高热患者降温,正确的方法是 ( )
  • 中暑患者用冷盐水灌肠

    昏迷患者头部置于冰帽内

    白血病患者用冰袋置于前额部冷敷

    高热无寒战无汗患者用乙醇擦浴

  • 解析:产褥患者中暑应立即改变高温和不通气环境,迅速降温,及时纠正酸中毒和休克,补充水分及氯化钠。首先应将患者置于阴凉、通风处,用冷水、乙醇等擦浴,快速物理降温。按摩四肢,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已发生循环衰竭者慎用物理降温,以避免血管收缩加重循环衰竭

  • [多选题]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是
  • 开放性骨折

    大肠手术

    术中有明显污染

    急症手术同时合并其他化脓性感染

  • 解析: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包括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一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应该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

  • [多选题]关于阿片类药物剂量滴定的TIME原则,叙述正确的有
  • 绝大多数癌痛患者初次使用吗啡剂量为30~60mg

    相当一部分癌痛患者需通过调整初次剂量方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阿片类镇痛药物剂量的调整没有极限,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只要镇痛效果大于不良反应,就可以加量

  • 解析:阿片类药物剂量滴定采用TIME原则,具体步骤如下。 ①确定初始剂量(titrate,T):绝大多数癌痛患者初次使用吗啡剂量为30~60mg,根据具体情况调节。速效吗啡给药方法为每4小时1次,每次5~10mg,建议用药时间为每日6:00,10:00,14:00,18:00,22:00。为了避免夜间用药不便,以及能够达到持续控制疼痛的效果,建议将末次用药增量50%~100%。吗啡控释制剂常规为每12小时给药1次,每次10~30mg。 ②增加每日剂量(increase,I):临床试验显示,相当一部分癌痛患者需通过调整初始剂量方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若不能达到理想疗效,应根据需要每24小时调整1次。部分患者甚至需数天的调整才能达到稳定剂量。初始增加幅度可为前次剂量的50%~100%,之后应该为25%~33%。 ③处理爆发痛(manage,M):爆发痛出现时应该使用速效吗啡来处理,剂量为前次用量的25%~33%。 ④提高单次用药剂量(elevate,E):当患者疼痛控制不理想时,次日应该提高每日用药剂量,将前24h基础用药量加上处理爆发痛所用的剂量,分布到后24h的每次给药中去。通常,通过增加每次给药剂量而非给药频率来实现,尤其是控缓释制剂。

  • [多选题]"倾听"技巧的具体行为有
  • 专注

    移情

    接受

    对完整性负责


  • [多选题]颅底骨折有脑脊液耳、鼻外漏时,下列正确的有( )。
  • 应用抗生素

    忌腰穿

    禁擤鼻涕

    床头抬高15°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nk85l2.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肾内科学(副高) 妇女保健(副高) 疼痛学主治医师(代码:358)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7) 辽宁初级药士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CDFI医师、技师 麻醉学专业知识 医学影像专业知识 医学检验(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