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分中心型和边缘型两种 锥体结核占99%、椎弓结核占1%左右

BE

题目:脊柱结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解析:脊柱结核的发病率居全身骨关节结核首位,约占50%以上,其中,椎体结核占99%,椎弓结核占1%左右。根据结核病变初起所在部位不同,病理改变可分为中心性和边缘性两种:中心型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好发于胸椎,病变始于椎体中心松骨质,以骨质破坏为主,一般只侵犯1个椎体,也可侵及椎间盘和邻近椎体,也可出现跳跃性脊椎结核;边缘型常见于成人,好发于腰椎,以溶骨性破坏为主,易侵及椎间盘和邻近椎体,椎间盘破坏是此型的特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在冷或热治疗中,心理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 )
  • 熟练掌握技术操作及仪器的使用,使患者有安全感

    鼓励患者对治疗提出问题,护士应给予满意的解答

    经常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随时给予患者协助

    评价护理效果,以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措施,以增进患者的心理舒适

  • 解析:鼓励患者对治疗提出问题,护士应给予满意的解答;评价护理效果,以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措施,以增进患者的心理舒适;熟练掌握技术操作及仪器的使用,使患者有安全感;经常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随时给予患者协助

  • [多选题]关于阿片类药物剂量滴定的TIME原则,叙述正确的有
  • 绝大多数癌痛患者初次使用吗啡剂量为30~60mg

    相当一部分癌痛患者需通过调整初次剂量方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阿片类镇痛药物剂量的调整没有极限,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只要镇痛效果大于不良反应,就可以加量

  • 解析:阿片类药物剂量滴定采用TIME原则,具体步骤如下。 ①确定初始剂量(titrate,T):绝大多数癌痛患者初次使用吗啡剂量为30~60mg,根据具体情况调节。速效吗啡给药方法为每4小时1次,每次5~10mg,建议用药时间为每日6:00,10:00,14:00,18:00,22:00。为了避免夜间用药不便,以及能够达到持续控制疼痛的效果,建议将末次用药增量50%~100%。吗啡控释制剂常规为每12小时给药1次,每次10~30mg。 ②增加每日剂量(increase,I):临床试验显示,相当一部分癌痛患者需通过调整初始剂量方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若不能达到理想疗效,应根据需要每24小时调整1次。部分患者甚至需数天的调整才能达到稳定剂量。初始增加幅度可为前次剂量的50%~100%,之后应该为25%~33%。 ③处理爆发痛(manage,M):爆发痛出现时应该使用速效吗啡来处理,剂量为前次用量的25%~33%。 ④提高单次用药剂量(elevate,E):当患者疼痛控制不理想时,次日应该提高每日用药剂量,将前24h基础用药量加上处理爆发痛所用的剂量,分布到后24h的每次给药中去。通常,通过增加每次给药剂量而非给药频率来实现,尤其是控缓释制剂。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nk8g5m.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计划生育(副高) 妇产科护理(副高) 小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2) 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2)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辽宁初级中药师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康复医学) 医学检验(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