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A
题目:患者,男,57岁,血型AB型。有胃溃疡病史10余年,最近胃镜检查怀疑有癌变而人院手术。术前输AB型全血约1500ml时突然畏寒、寒战,体温39.5℃,呕吐1次,血压正常。停止输血并经对症处理症状很快缓解。这种输血不良反应最有可能是
解析:根据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停止输血后症状缓解考虑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是最常见的早期输血并发症之一,表现为畏寒、寒战、高热;血压多无变化;症状持续15~60分钟逐渐缓解。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医疗机构对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处置不包括
承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处置措施的具体应用。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群体不良事件,是指同一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区域内,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需要予以紧急处置的事件。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对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处置措施主要是:①应当配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对群体不良事件的调查,并提供调查所需的资料;②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积极救治患者,迅速开展临床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必要时可采取暂停药品的使用等紧急措施;③应当建立并保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档案。
[单选题]甲状腺大部切除后48小时内,需注意最危急的并发症为
呼吸困难和窒息
解析: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多发生在甲状腺大部切除后48小时内,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常见原因为:①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因手术时止血(特别是腺体断面止血)不完善,或血管结扎线滑脱所引起。②喉头水肿,主要是手术创伤所致,也可因气管插管引起。③气管塌陷,是气管壁长期受肿大甲状腺压迫,发生软化,切除甲状腺体的大部分后软化的气管壁失去支撑的结果。④双侧喉返神经损伤使声带闭合。⑤黏痰阻塞气道。
[单选题]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不配合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
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
解析:《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拒绝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进入突发事件现场,或者不配合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故选D。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nk9n63.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