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自然清阳之气

E

题目:与血的生成不直接相关的是( )。

解析:(二)血的生成 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础,它们在脾胃、心、肺、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系列气化过程,而得以化生为血液。 营养和津液是生成血的最基本物质。营气和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中焦脾胃在消化活动中,将其中的水谷精微分别转化为人体所需的水谷精气和津液,水谷精气中的精专部分就是营气。营气和津液进入脉内,经肺的气化和心阳的温煦便化生为血液。 精和血之间还存在着滋生和转化的关系,因此肾中所藏之精也是生血的物质基础,张介宾说:“血即精之属也”。 血液的生成过程与脏腑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营气和津液是血液化生的主要物质基础,而营气和津液是由脾胃消化饮食吸收水谷精微产生的,因此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心肺的生理功能在血液的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由脾向上输于心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贯注心脉,在心阳的温煦作用下变化为红色血液。 肝在生血过程中所发生的作用可从三方面认识:一是肝能疏泄气机,影响脾胃运化,促进血液生成所需的营气和津液的充分化生;二是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可以调济充足的血流量营养与血液生成有关的脏腑,使诸脏腑在生血过程中功能活跃;三是配合肾精化血。 肾对血液生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肾精生骨髓,骨髓生血。肾中精气充足,则血液化生有源‘二是肾精所化生的元气对全身各脏腑功能均具有激发和推动作用;间接促进血的生成。肾精充足,元气旺盛,则血液因之而充盈。 综上所述,血液生成的基本条件在于物质基础和相关脏腑的综合作用两个方面。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人体的精主要藏于( )。
  • 解析: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 [单选题]下列有免疫抑制作用药物,错误的是
  • 附子

  • 解析:秦艽、苦参、雷公藤、防己均具有抑制免疫的作用;而附子的药理作用有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增强β受体、cAMP系统的反应性,抗炎,镇痛,抗寒冷,提高耐缺氧能力,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镇静,局麻,增强免疫,抗肿瘤等。故E错误。

  • [多选题]既能益肾涩精,又能安神的药物是( )
  • 莲子

    五味子

  • 解析:莲子药性:甘、涩,平。归脾、肾、心经。功效: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五味子药性:酸、甘,温。归肺、心、肾经。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故本题应选BD。

  • [多选题]生姜的功效有
  • 发汗解表

    解鱼蟹毒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 解析: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功效为发汗解表,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适应症有:1.风寒感冒;2.脾胃寒证;3.胃寒呕吐;4.寒痰咳嗽;5.鱼蟹中毒。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喘证病因的是( )
  • 饮食所伤


  • [多选题]下列关于《神农本草经》表述正确的是
  • 创作于秦汉年代

    收载了365种中药

    按上中下三品分类

  • 解析:《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 [单选题]夏枯草具有的功效是
  • 散结消肿

  • 解析:夏枯草功效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故答案A符合题意

  • [单选题]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中可以调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人员必须是
  • 经本医疗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的药师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nkkkm2.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放射医学(正高) 肾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7) 胸心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9) 妇幼保健主治医师(代码:364) 社区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3)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师(代码:215) 口腔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科)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 放射医学(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