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乙型肝炎

D

题目:在我国慢性肝炎的类型主要是

解析:在我国乙型肝炎是最为常见的类型。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药的半衰期为8小时,一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所需的最短时间是
  • 2天

  • 解析:半衰期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也是确定临床给药方案的参考依据。绝大多数药物都按一级动力学消除,这些药物在体内经过4~6个半衰期后,体内药物可基本消除(消除93.5%~98.4%)。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的是( )
  • P波形态与窦性相同,出现在QRS波群之后则为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

  • 解析:窒上性心动过速:①心率快而规则,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多在160~220次/分,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70-130次/分。②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出现在QRS波群之后则为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当心率过快时,P波往往与前面的T波重叠,无法辨认,故统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③QRS波群形态通常为室上性,如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束支阻滞或预激症候群,则QRS波群可增宽、畸形。④ST段与T波可无变化,但在发作中ST段与T波可倒置,主要是由于频率过快而引起的相对性心肌供血不足。

  • [单选题]心之窍在( )
  • 解析:舌为心窍,亦称心开窍于舌,是指舌的变化与心的功能关系密切,通过对舌的观察可以了解心主血脉及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

  • [单选题]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 柴胡疏肝散

  • 解析: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

  • [单选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 寄生虫疾病

  •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以下情况:1:寄生虫病:嗜酸性粒细胞分类可达90%。2: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哮喘,荨麻疹,异性蛋白过敏,花粉症等。3: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4:血液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要根据白细胞的数量,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其他临床症状来综合判断。

  • [单选题]患者胃脘胁肋胀满疼痛,呃逆嗳气,吞酸嘈杂,苔薄黄,脉弦,其临床意义是( )
  • 肝胃不和证

  • 解析:肝胃不和证是指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的表现。临床常见胃脘、胁肋胀痛或窜通,嗳气呃逆,吞酸嘈杂,食少纳减,情志抑郁,善太息,急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nkzvmw.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内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副高) 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8) 康复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8)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9)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微生物检验技术(士)(代码:110) 中医临床三基(药师) 公共卫生管理 药学(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