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石膏、知母

B

题目:患者,男,25岁。有发热、烦躁、口渴症状,见苔黄,诊脉洪大,宜选用相须配伍的药对是

解析:B本案病证为热入气分,宜选用清热泻火药治疗。石膏与知母均能清热泻火,两者配伍能显著提高其清热泻火的功效,符合相须配伍的含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田某,男,63岁。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遗精滑泄,耳鸣齿摇,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其中医治法是
  • 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 解析: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辨病为眩晕,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而见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遗精滑泄,耳鸣齿摇,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辩证为肾精不足证,治以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血瘀导致的病证是
  • 产后缺乳

  • 解析:产后发热、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身痛、产后腹痛的病因均有血瘀,而导致产后缺乳的病因仅有气血虚弱、肝郁气滞、痰浊阻滞,无血瘀。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疔疮走黄原因的是
  • 麻痘余毒未清

  • 解析:生疔之后,早期失治,毒势不得控制,或挤压碰伤,过早切开,疔毒虽未鸱张,每得以直入营血,或误食辛热及酒肉鱼腥等发物,或艾灸疮头,更增火毒,均可促使疔毒发散,入营入血,内攻脏腑而成。

  • [单选题]患者患十二指肠溃疡病史5年,近1周来持续有黑便,估计每天的出血量至少是
  • >50ml

  • 解析:每天出血量>50ml,出现黑便。

  • [单选题]小儿遗尿肾气不足证的治法是
  • 温补肾阳,固涩膀胱

  • 解析:小儿遗尿之肾气不足证证候:寐中多遗,可达数次,小便清长,面白少华,神疲乏力,智力较同龄儿稍差,肢冷畏寒,舌质淡,苔白滑,脉沉无力。治法:温补肾阳,固涩膀胱。代表方剂:菟丝子散。

  • [单选题]被称为“封藏之本”的脏是
  • 解析:《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虚喘病位的是
  • 肺、肾

  • 解析:虚喘常由慢性咳嗽、肺痨等肺系病症迁延未愈,病久肺虚,气失所主,肾元亏虚,肾不纳气而短气喘促。病情严重者,心气、心阳衰惫,出现喘脱。中气虚弱,肺气失于充养,导致气虚而喘。故病位在肺肾两脏,涉及心脾。

  • [单选题]男孩,4岁。因发热、头痛2天于春节期间来诊。查体:全身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颈部有抵抗感。脑脊液查呈化脓性改变。最可能的诊断是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解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 [单选题]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 )
  • 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p5n53.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骨伤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正高) 口腔医学(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心理治疗(师)(代码:216) 中西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眼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