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拉米夫定
D
题目:患者男,43岁,主因食欲减退、乏力1年余就诊。查心肺未见异常,体温36.5℃,腹平软中大肋下二指,质中等,叩痛(+),血ALT86U/L,AST78U/L,HBsAg(+),抗HBs(-),HBeAg(-),抗HbC(+),抗HbE(+),腹部B超示肝肿大,肝回声略增强,余未见异常。
解析:每日1次口服100 mg拉米夫定可明显抑制HBV DNA水平;HBeAg血清学转换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提高,治疗1、2、3、4和5年时分别为16%、17%、23%、28%和35%;故D正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可引起急性胃炎的因素有
药物
幽门螺杆菌
应激
病毒
乙醇
解析:急性胃炎常见病因:1.物理因素过冷、过热的食物和饮料,浓茶、咖啡、烈酒、刺激性调味品、过于粗糙的食物均可刺激胃黏膜,破坏黏膜屏障。2.化学因素,阿司匹林等药物干扰胃黏膜上皮细胞合成硫糖蛋白,使胃黏液减少,脂蛋白膜的保护作用减弱,以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等病理过程,前列腺素合成受抑制,胃黏膜的修复亦受到影响。3.生物因素,细菌及其毒素。常见致病菌为沙门菌、嗜盐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常见毒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毒素杆菌毒素,尤其是前者较为常见。进食污染细菌或毒素的食物数小时后即可发生胃炎或同时合并肠炎此即急性胃肠炎。葡萄球菌及其毒素摄入后亦可合并肠炎,且发病更快。近年因病毒感染而引起本病者渐多。4.精神、神经因素,精神、神经功能失调,各种急重症的危急状态,以及机体的变态(过敏)反应均可引起胃黏膜的急性炎症损害。5.胃内异物或胃石、胃区放射治疗。故全选。
[多选题]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前,判断提示器质性疾病的"报警症状和体征"为
出现吞咽困难、呕血、黑粪
消化不良症状进行性加重
黄疸、腹部包块
45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有消瘦、贫血
解析:临床表现FD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可单独或以一组症状出现。早饱是指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以致摄入食物明显减少;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早饱和上腹胀常伴有嗳气。恶心、呕吐并不常见,往往发生在胃排空明显延迟的患者,呕吐多为当餐胃内容物;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这些症状在部分患者中与“恐癌”心理有关;在病程中症状也可发生变化,起病多缓慢,经年累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不少患者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故选:ABCDE。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p78j5g.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