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
题目:患者,男性,40岁,发热伴鼻出血l周,检查牙龈肿胀,肝脾轻度肿大;血红蛋白40g/L,白细胞6.0×109/L,血小板l5×109/L,骨髓象:原始细胞占60%,过氧化酶染色弱阳性,非特异性酯酶阳性,阳性反应可被氟化钠抑制,应诊断为
解析:试题难度:中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119~120题共用备选答案)
白指
[单选题]在有关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为48.O/l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相对危险度为
1.89
[单选题]人体缺水占体重()时,称为中度缺水
6%
解析:人体缺水占体重6%时,称为中度缺水。
[多选题](131—133题共用备选答案)
生长迟缓
受精卵死亡
致畸作用
[单选题]某垃圾填埋场渗沥水污染了地下水,而地下水的自净作用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流动缓慢溶解氧少
解析:(答案:D)垃圾渗沥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应是不难分解的有机物。水中难分解的有机物的自净作用主要是生物氧化作用。这就需要足够的溶解氧。地下水的上部有地层覆盖,氧气很难进入地下水,因此,自净缓慢。此外,只要有足够的氧气来源,有机物含量虽高,也能逐渐自净。阳光的光解反应不是水对有机物自净的主要作用。地下水的温度波动较地面水稳定,不可能过低。
[单选题]( 137~139 题共用备选答案)
剂量一反应关系
解析:这三道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病因推断标准的理解。剂量一反应关系指当研究因素可以定量或分等级时,如果该因素量的变化可以引起疾病发生频率的相应变化,则该因素和疾病间存在因果联系的可能性较大。关联的可重复性指关联可以在不同人群、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间重复观察到,除非有明确的理由来解释不同的结果。终止效应指的是某因素的祛除导致疾病频率的下降或消灭,这是因果关系的一个强有力证据。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单选题]下列哪一条不属于判断疫源地被消灭的条件之一
对疫源地连续观察了一个最长潜伏期未发现新病人
解析:(答案:D)疫源地是指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环境所能波及的范围。疫源地的消灭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①传染源被移走(住院、隔离、死亡、移居)或消除了排菌状态.(痊愈)。②传染源散播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清除(消毒)。③所有易感的接触者经该病最长潜伏期观察,未出现新病例或感染。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时,针对疫源地的防疫措施即可结束。本题备选答案中D项错误,是针对“易感接触者”,而不是“疫源地”连续观察了一个最长潜伏期未发现新病人。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p7weq8.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