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大黄

E

题目:既能泻火凉血,活血祛瘀,又能清泻湿热的药物是( )

解析:大黄性味:味苦,性寒。归经:归胃、脾、大肠、肝、心包经。功能主治: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疼痛拒按,甚至高热不退、神昏谵语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肾阳虚证临床表现的是( )
  • 经闭精少不育

  • 解析: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腰膝酸软而痛,男子阳痿早泄滑精,女子宫寒不孕,久泻不止,完谷不化,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浮肿,腰以下为甚,面色黧黑无泽,畏寒肢冷,下肢为甚,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舌淡胖苔白,脉沉弱而迟。

  • [单选题]两肺散在干、湿啰音,其多少及部位不固定者,见于( )
  • 慢性支气管炎

  • 解析: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听诊两肺散在干、湿啰音,其多少及部位不固定者。

  • [单选题]下列各项,属于证候错杂的是
  • 表实寒里实热证

  • 解析:证侯错杂包括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三个方面。ABDE都是单一表现。

  • [单选题]触诊胸膜摩擦感最明显的部位是( )
  • 腋中线第5~7肋间隙

  • 解析: 胸膜摩擦感是胸膜炎症时,渗出的纤维蛋白于脏、壁层胸膜沉积,使胸膜表面粗糙,呼吸时两层胸膜相互摩擦,触诊时可感觉到如皮革摩擦的感觉。该体征在患侧的腋中线、腋下部最为清晰。当出现胸腔积液时,两层胸膜分离,胸膜摩擦感消失。在积液吸收过程中摩擦感可再次出现。触诊胸膜摩擦感最明显的部位是腋中线第5~7肋间隙。

  • [单选题]病人卧时向外,躁动不安属( )
  • 阳证

  • 解析:病人卧时向外,躁动不安属于阳证。

  • [单选题]使子宫内膜增生的激素是( )
  • 雌激素


  • [单选题]患者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的临床意义是
  • 瘀血内停

  • 解析:若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兼有淤斑隐现者,为内有淤血。渴不多饮,兼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苔黄腻,属湿热证。如身热夜甚,口干不甚渴饮,时有神昏詹语,斑疹隐现者,为温病热入营分。如渴喜热饮,饮水不多,为痰饮内停或阳气虚弱,津不上承。如口干而不多饮,夜间尤甚,兼潮热盗汗者,为阴虚证。

  • [单选题]下列哪种损伤最严重
  • 头皮撕脱伤

  • 解析:头皮撕脱伤系指大块头皮自冒状腱膜下层或连同颅骨骨膜撕脱的一类头皮损伤性疾病。伤员常因伤口大量出血和剧痛而发生休克。故选C。

  • [单选题]患者,男,47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肢冷畏寒,阳事无力,夜尿频数,舌质淡,脉弱无力。用药应选用的药物是( )
  • 鹿茸

  • 解析:鹿茸的功效: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主治:肾阳虚衰,精血亏虚之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眩晕、耳鸣、神疲、胃寒;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所致筋骨痿软,小儿发育不良;妇女冲任虚寒,崩漏带下;疮疡内陷不起或久溃不敛。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pd5jj5.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精神科) 住院医师规培(临床病理科)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 医学临床三基(医技) 中医临床三基(护士) 医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中级) 放射医学(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