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急性肠套叠

D

题目:1岁婴儿,阵发性哭闹,呕吐12小时,黏液血便1次,查体,体温37.8℃,精神差,明显腹胀,右下腹可触及肿物,压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生后数年内可自行消退的血管瘤是
  • 杨梅状血管瘤


  • [单选题]癌和肉瘤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 组织来源

  • 解析:癌和肉瘤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来源不同,癌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癌,如皮肤癌、胃癌;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比如骨肉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等。

  • [单选题]患者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其治法是( )
  • 消食导滞


  • [单选题]一个5岁男孩,低热,颈痛数月。检查:颈部旋转受限,X线侧位片可见寰椎向前脱位,咽后壁增宽,其诊断最大可能是
  • 寰枢椎结核

  • 解析:儿童寰椎关节脱位的原因除先天性畸形外,最常见的就是感染,患儿无外伤史,病程长,全身表现较轻,咽后壁增宽考虑有寒性脓肿存在,支持结核诊断。

  • [单选题]真菌性脓毒症临床表现中,不包括
  • 常有皮疹

  • 解析:真菌脓毒症:多见于老年及小儿;一般发生在严重原发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等)的病程后期;诱因多长期应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留置导管等,绝大多数为院内感染;病情发展缓慢,临床表现无特异,全身中毒症状一般较轻,常被原发病的表现所掩盖;病理解剖发现全身各脏器、组织有多发性小脓肿。

  • [单选题]急性阑尾炎穿孔术后一周,持续高热、尿频、排便次数增多,应考虑为
  • 盆腔脓肿

  • 解析:盆腔处于腹腔最低部位,腹腔内炎症渗出物或脓液易流入其间,而形成盆腔脓肿。因盆腔腹膜面积较小,吸收毒素也较少,故全身中毒症状较轻而局部症状则相对明显。可有下腹部坠胀不适或钝痛,大便次数增多黏液便及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可有尿频、急、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下腹有压痛,直肠指检括约肌松弛,直肠前壁饱满,触痛,有波动感。急性阑尾炎穿孔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就是盆腔脓肿。故答案应选D。

  • [单选题]新生儿,男性,出生2天,父母发现尿少,排尿不成流,轻度呼吸困难,大便3~4次/日。已见到黄色大便,腹部可以触到囊性肿块,肛诊肿块位于直肠前方,此时最常见的病可能为以下哪一项 ( )
  • 后尿道瓣膜并尿潴留


  • [单选题]女,10个月,因尿道口肿块脱出及排尿困难就诊,体格检查发现患儿下腹部有一实质性肿块约8cm×6cm×3cm大小,边界清楚,欠活动,尿道口可见一包块2cm×3cm×2cm,表面呈菜花状,其诊断首先应考虑
  • 膀胱横纹肌肉瘤


  • [单选题]一患者摔倒后左手支撑地,手腕部肿痛,活动障碍。X线示手舟骨骨折,最容易发生的并发症是( )
  • 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 解析:管状骨的血液供应差,主要由周围的关节囊和韧带的小血管分支供应,骨折后骨折端易发生缺血坏死,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pd5k25.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整形外科(正高) 眼科(正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 康复医学(副高) 儿科护理(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4)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9)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中医护理学(护师)(代码:204) 住院医师规培(外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