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初期可无症状 最突出的体征是脾大 骨髓粒系分类与外周血相似 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Ph染色体阳性

ABCDE

题目:关于CML正确的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抗凝血酶不能灭活的是
  • FⅧa


  • [单选题]细胞因子生物学检测是
  • 测活性

  • 解析:细胞因子生物学检测就是直接检测细胞因子特定的生物学活性来达到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的目的。

  • [单选题]诊断为双表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时必须有
  • 一个细胞同时有髓系及淋系的标志


  • [单选题]与某些绝对的物理量有关系的方法是
  • 决定性方法

  • 解析:决定性方法指的是与某些绝对的物理量有关系,如质量。它们被用于检测物质来提供与分析物真值最接近的值。

  • [单选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感染

  • 解析:M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

  • [单选题]临床中ABO血型鉴定最常采用的方法为
  • 玻片凝集法

  • 解析:玻片凝集试验一般用已知的抗体作为诊断血清,与受检的颗粒性抗原滴加在玻片上,混匀后观察凝集结果,常用于红细胞ABO血型鉴定。

  • [单选题]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制
  • 增强抗凝血酶与凝血酶的亲和力

  • 解析:肝素是一种酸性黏多糖,由体内肥大细胞合成并贮存,此种细胞分布在血管壁,故所有组织和器官几乎均含有微量的肝素。正常人血液中肝素含量很低,仅为9mg/L。肝素的抗凝作用通过以下作用来实现。①抗凝血酶作用;②抗因子Ⅹa、Ⅸa、Ⅺa、Ⅻa及KK的作用;③抑制血小板;④促进纤溶;⑤改变血液黏滞性。可以总结为增强抗凝血酶与凝血酶的亲和力。

  • [单选题]DIC发生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是
  • 凝血酶和纤溶酶的形成

  • 解析:在DIC发生过程中,凝血酶与纤溶酶的形成是两大关键因素,是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减少及纤溶亢进等改变的重要机制,其他因素可促进DIC的发生。

  • [单选题]CLL患者发生溶血时,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幼红细胞显著增生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pdjz98.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骨外科(正高) 病理学(正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 风湿病(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传染病学(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3)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药学类)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公共卫生管理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