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先天性青光眼 角巩膜葡萄肿 Petersplus综合征

BCG

题目:患儿女性,5岁,因“左眼球突出4年余,视力下降伴畏光流泪1年,视物不见1个月”就诊。患儿自出生即被家长发现左眼角膜白点,随年龄增长白点逐渐扩大。无眼红、眼痛等不适,偶有畏光、流泪症状。1岁时左眼球突出眼眶外,随年龄增长,眼球突出逐渐加重。近1年左眼出现畏光、流泪,视力逐渐下降,1个月前失明来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8,+1.00矫正至1.0;左眼无光感。眼压:右眼18mmHg(1mmHg=0.133kPa),左眼47mmHg。右眼瞳孔缘8点钟处角膜见圆形白斑,直径约2mm,局部虹膜前粘连,余无异常。左眼睑裂较对侧明显增宽,眼球突出睑裂外1cm;结膜充血,薄变;巩膜变薄;角膜扩张,直径约2cm;角膜白斑表面有新生血管,中央角膜结膜化;其后结构窥视不清;眼球上、下方运动受限。

解析:Petersplus综合征是因B3GALTL基因突变所导致的疾病,此基因位于第13对染色体上,功能在于提供制造葡萄糖基转移酵素(beta-1,3-glucosyltransferase,B3Glc-T)的指令,此酵素参与将蛋白质糖化的复杂过程(将糖分子接到蛋白质上),使蛋白质能行使各种不同的功能。大部分B3GALTL基因突变会导致B3Glc-T酵素形态变短而失去功能,使蛋白质糖化作用无法进行,但目前医学界尚不清楚B3Glc-T酵素失去功能与Petersplus综合征典型症状间的关联。Petersplus综合征对眼部的影响通常呈双侧性,最常见的眼前房区域缺损为“彼得施异常”,临床上可观察到角膜中心混浊、角膜后表面变薄、虹膜角膜粘连等体征。“彼得异常”可分为症状轻微的第一型及症状严重的第二型,轻微的前房区异常可能不会导致视觉障碍,而严重的第二型患者通常合并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等异常,患者视觉预后差;此外,也有一些Petersplus综合征患者出生时并无白内障或青光眼,而是在年龄增长后才出现这类症状。其他非特定于眼前房区域的症状,如间叶组织发育不全(mesenchymaldysgenesis)、虹膜缺损(iriscoloboma)等也可能发生。当眼压增高或正常眼压作用下,由于角巩膜的先天缺陷,角巩膜可向外突出扩张,如果脉络膜融于其中则称为巩膜葡萄肿。眼球完全变大称为先天性青光眼。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男,67岁,右眼鼻侧角结膜交接处见胶冻状新生物,微隆起呈粉红色,表面布满“松针”样新生血管,界限清晰,病理活检证实上皮重度分化不良,可见多核细胞,病变未局限于角膜上皮层,此时首先需考虑的疾病是( )。
  • 角膜原位癌

  • 解析:角膜原位癌又称上皮内上皮癌或Bowen病,是一种单眼发病,病程缓慢的上皮样良性肿瘤。多见于老年,单眼发病,病程缓慢。病变多好发于角膜结膜交界处,缓慢生长的半透明或胶冻样新生物,微隆起呈粉红色或霜白色,表面布满“松针”样新生血管,界限清楚,可局限生长。活检及组织病理学可确诊。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考虑的诊断是C。

  • [多选题]足厥阴肝经能主治的病证有( )
  • 妇科病

    小便不利

    疝气

    呃逆


  • [多选题]眼球无明显运动限制的内斜视( )
  • 调节屈光性内斜视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非调节性内斜视

    内隐斜

  • 解析:外展神经麻痹为非共同性斜视,受累眼外转受限。调节屈光性内斜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非调节性内斜视为共同性内斜视,无眼球运动限制。隐斜视不存在眼球运动限制。

  • [单选题]眼眶超声波的特征不包括下列哪项
  • 肿瘤的可压缩性多为血管瘤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pjzepg.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肿瘤外科(正高) 医院药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骨外科学(副高) 肿瘤内科学(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 输血技术(副高)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住院医师规培(推拿科) 超声医学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