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20%

C

题目:陈女士,30岁,G1P0,孕40周临产,胎儿娩出后,消毒脐带断面的高锰酸钾浓度是

解析:20%高锰酸钾或2.5%碘酊消毒脐带断面。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传染病区中属于污染区的是( )
  • 病室

  • 解析:病室属于污染区,走廊及护士站属于半污染区,治疗室与值班室属于清洁区。

  • [单选题]有助于诊断哮喘的血象变化是
  •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 解析: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血象变化是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 [单选题]影响分娩的因素不包括
  • 血压

  • 解析:影响正常分娩的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和精神心理因素。

  • [单选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何引起
  • 病毒

  • 解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故答案为B。

  • [单选题]患者男,20岁,因“饮酒后昏迷,抽搐3小时”急诊入院。患者于3小时前饮白酒800ml后逐渐胡言乱语,昏睡,继之昏迷,伴有剧烈抽搐,口吐白沫,无双眼上翻,未咬破舌头。最可能的诊断是
  • 酒精中毒


  • [单选题]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不需准备的用物是( )
  • 吸水管

  • 解析:昏迷患者意识不清醒,所以为昏迷患者做口腔护理时不可以让其使用吸管,以免引起误吸。

  • [单选题]胃癌的常发部位是
  • 胃窦部

  • 解析:胃癌好发于胃窦部,约占50%,其次为贲门部。

  • [单选题]患者男,55岁。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现需化疗。为预防静脉坏死,下列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 首选中心静脉

  • 解析: 一、血管的选择  要选择粗、直、弹性好、血管充盈性好,避开关节、肌腱易于固定的血管,比如上肢大静脉,此类静脉无静脉瓣,药物在局部的滞留时间短,从而相对的减少了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尽量不要选择手背、足背的小静脉,也不宜选择下肢静脉做化疗,而且在化疗过程中还要注意有计划的、交替的使用静脉。  二、注射之前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之前应先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道,回血良好,确保穿刺成功后,再使用化疗药物。   三、提高穿刺成功率:   根据化疗药物的浓度及速度要求选择合适的针头,针头过大易损伤血管,过细容易造成堵塞或滴入不畅而达不到治疗要求。对于穿刺没有把握的血管也不宜做实验性穿刺。   四、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早发现有无液体外渗、局部疼痛等情况,如病人感觉疼痛,即使回血良好,也应该停止在该部位的继续输液,如果发现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疼痛等情况,一般属于静脉炎的表现,此时应该减慢或停止输液,还可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以减轻症状,硫酸镁主要是由于其高渗作用,促进局部水肿液的吸收及消散。   五、渗漏的处理:   如发现已有外渗,不可立即拔针,可注入5-10ml生理盐水,注入盐水虽可加重局部组织肿胀,但可减轻局部药物浓度,从而减轻药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 六、化疗药物输完后   输液完后继续滴入生理盐水,其主要目的是冲洗停留在血管表面的药物,减轻刺激性,从而达到防止血管变黑的目的。   七、注射完毕拔针后   针眼部位应加压片刻,并抬高输液肢体,有利于药物随着静脉回流。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q1g9w.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整形外科(正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中医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8)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执业药师(中药) 住院医师规培(急诊科)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 临床医师定期考核 中医临床三基(护士) 儿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