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后遗反应

C

题目:患者因失眠睡前服用苯巴比妥钠100mg,第二天上午呈宿醉现象,这属于

解析:考查主要几种不良反应的定义。后遗效应指血药浓度降至最低有效浓度后,仍残存的生物效应;变态反应指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的异常反应,与用药剂量、药理作用无关;继发反应指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后的不良反应,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使体内敏感菌群受到抑制,不敏感菌群大量繁殖而形成新的感染,也称二重感染;毒性反应是指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肌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而产生的危害性反应。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透皮给药系统的是
  • 合剂

  • 解析:答案:E。透皮给药系统除贴剂外,还可以包括软膏剂、硬膏剂、涂剂和气雾剂。

  • [单选题]革兰阳性菌的细胞壁除肽聚糖外,还含有大量的
  • 磷壁酸

  • 解析:磷壁酸又称垣酸,是G+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成分,约占细胞干重的50%。主要成分为 甘油磷酸或 核糖醇磷酸。根据 结合部位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壁磷壁酸和 膜磷壁酸。磷壁酸的主要生理功能为:①协助肽聚糖加固细胞壁;②提高膜结合酶的活力。因磷壁酸带负电荷,可与环境中的Mg等阳离子结合,提高这些离子的浓度,以保证细胞膜上一些合成酶维持高活性的需要;③贮藏磷元素;④调节细胞内自溶素的活力,借以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⑤作为某些噬菌体特异性吸附受体;⑥赋予G+细菌特异的表面抗原,因而可用于菌种鉴定;⑦增强某些致病菌(如A族链球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被白细胞吞噬,并有抗补体的作用。

  • [单选题]尿液呈碱性时,弱碱性药物经尿排泄的情况正确的是
  • 解离度↓,重吸收量↑,排泄量↓

  • 解析:碱化尿液可使弱碱性药物的非解离型增加 解离型减少 重吸收增多 从而导致排泄减慢,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多

  • [单选题]与血浆蛋白结合率最高的药物是
  • 地西泮

  • 解析:答案:E。血浆蛋白结合律结合律高达99%。地西泮及其代谢物脂溶性高,容易穿透血闹屏障;可通过胎盘,可分泌乳汁。

  • [单选题]细菌细胞壁的平均厚度为
  • 12~30nm

  • 解析:根据细菌细胞壁的构造和化学组成不同,可将其分为G+ 细菌(即革兰氏阳性菌)与G-细菌(即革兰氏阴性菌)。G+细菌的 细胞壁较厚(20~80nm),但化学组成比较单一,只含有90%的 肽聚糖和10%的磷壁酸;G-细菌的细胞壁较薄(10~15nm),却有多层构造(肽聚糖和脂多糖层等),其化学成分中除含有肽聚糖以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成分。此外,两者的表面结构也有显著不同。

  • [单选题]关于淀粉在片剂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淀粉可作润滑剂

  • 解析:淀粉在片剂中的可用作填充剂(稀释剂),淀粉浆是黏合剂,干淀粉是崩解剂。

  • [单选题]对血细胞生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嗜酸性粒细胞具有加强嗜碱性粒细胞的功能

  •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速发型变态反应中的作用,并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 [单选题]必须具有质量检验机构的药事组织是
  • 药品生产企业

  • 解析:答案:D。必须具有质量检验机构的药事组织是药品生产企业。

  • [单选题]关于药源性疾病防治的基本原则,错误的是
  • 对某药有过敏史的患者,每次用药前应做过敏试验

  • 解析:关于药源性疾病防治的基本原则,错误的是对某药有过敏史的患者,每次用药前应做过敏试验。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q5050.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心血管内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正高) 中医肛肠学(副高)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8)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超声波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8) 微生物检验技术(士)(代码:110) 口腔学专业知识 中药学(中级) 医师定期考核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