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肝内血行转移

A

题目:原发性肝癌最早最常见的转移途径

解析: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也最常见,可侵犯门静脉并形成瘤栓。瘤栓脱落在肝内可引起多发性转移病灶,门静脉主干癌栓阻塞可引起门静脉高压和顽固性腹水,肝癌细胞侵犯肝静脉后即可进入体循环,发生肝外转移,以肺转移率最高,还可血行转移至全身各部,以肾上腺、骨、肾、脑等器官较为常见。肝细胞型肝癌以血行转移多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卫生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是( )
  • 在卫生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 解析:卫生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是指在卫生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 [单选题]外邪侵袭,损伤脉络而引起出血,最为多见的邪气是
  • 解析:《景岳全书·血证》指出:"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引起出血之因,最主要是热,无论实热、虚热,均可以迫血妄行而致血溢脉外,引起出血。

  • [单选题]下列哪一个药物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
  • 臣药

  • 解析:针对兼证或兼病起治疗作用的药物是臣药,用来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证或主病。

  • [单选题]经皮肤吸收的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中毒症状出现的时间是( )
  • 2~6小时

  • 解析:急性中毒发病时间与杀虫药毒性大小、剂量及侵入途径有关。一般经皮肤吸收,症状常在接触2~6小时内出现。自呼吸道吸入和口服者发病较快,口服中毒可在1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症状。

  • [单选题]善于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的药物是( )
  • 香附

  • 解析:香附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之功效。

  • [单选题]丘墟穴的定位是( )
  • 在踝区,外踝的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

  • 解析:丘墟穴:丘墟穴,胆经原穴,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丘墟据历代针灸文献记载,丘墟穴主治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疝气、目赤肿痛、目生翳膜、中风偏瘫等。

  • [单选题]下列关于大承气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大承气汤以泻下为主,行气为辅,相辅相成

  • 解析:治疗方法以峻下热结为主。实热内结,胃肠气滞,腑气不通,故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里热炽盛,上扰神明,故谵语;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是热盛伤津之征。“热结旁流”证,乃燥屎坚结于里,胃肠欲排除则不能,逼迫津液从燥屎之旁流下所致。热厥、痉病、发狂等,皆因实热内结,或气机阻滞,阳气被遏,不能外达于四肢;热盛伤筋、筋脉失养而挛急;或胃肠燥热上扰心神所致。方中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为君药。芒硝助大黄泻热通便,并能软坚润燥,为臣药,二药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甚强;积滞内阻,则腑气不通,故以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并助硝、黄推荡积滞以加速热结之排泄,共为佐使。

  • [单选题]胃癌血行转移,首先转移到
  • 肝脏

  • 解析:因胃部的静脉均回流到门静脉,所以胃癌的血行转移,首先通过门静脉到达肝脏,以后才可能向其他脏器转移。

  • [单选题]下列各项,关于心衰患者利尿剂的选择描述错误的是
  • 一旦病情控制就可以停止使用

  • 解析:对于出现过液体潴留如水肿等表现的心力衰竭病人都应给予利尿剂。一旦病情控制(如肺啰音消失、水肿消退、体重稳定),即可以用最小有效量维持,长期服用,并定期做血、生化检查。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q73zd3.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精神病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正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正高) 整形外科学(副高) 儿童保健(副高) 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4) 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0) 放射医学技术(士)(代码:104)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执业兽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