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慢速滴注化疗药物

B

题目:妇科病区,施女士,38岁,因子宫颈癌行第二次化疗。责任护士了解到上次化疗反应:呕吐剧烈,口腔溃疡,严重腹泻,高热数天不退,以至于没能完成全部剂量。

解析:合理使用静脉血管,避免多次穿刺造成静脉炎;化疗药物毒性较大,为减轻病人胃肠道毒性反应,护士需要慢速滴注化疗药物;用等渗盐水作为穿刺的引导液:可有效减轻或预防静脉炎发生;药液滴注结束再推入等渗盐水,可避免直接拔针时针头所残余的药物对局部血管、针眼、皮下组织的刺激,使静脉回流增快;拔针后按压穿刺点数分钟,抬高患肢,作好局部处理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最早消退的部位是
  • 腹部

  • 解析: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最先减少的部位是腹部,最后是面部。

  • [单选题]易在泌尿道内形成结晶,引起血尿、尿痛的药物是
  • 磺胺类药物

  • 解析:由于乙酰化磺胺溶解度低,尤其在尿液偏酸时,易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引起血尿、尿痛、尿闭等症状(C对)。卡那霉素可引起肾脏损害,尿中可出现透明管型与颗粒管型,有时有少量红、白细胞,蛋白尿偶有所见(A错)。庆大霉素肾毒性表现为非少尿性肾脏损伤或少尿伴急性肾衰竭(B错)。氯霉素主要不良反应是抑制骨髓造血机能(D错)。青霉素由于肾功能减退及血浆白蛋白减少,引起血浓度升高和脑脊液药物浓度升高,从而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缘故(E错)。

  • [单选题]胎产式是指
  • 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 解析: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为胎产式 。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为胎姿势。

  • [单选题]专科护士承担指导者角色的目的是
  • 促进患儿健康

  • 解析:康复与预防的指导者促进患儿恢复健康是护理人员的基本角色。康复是指促进健康和恢复健康两方面,护理人负在角色扩展后,对残疾儿童保健的责任也逐渐增加,护理人员要参与制定残疾儿童的治疗计划,以使其尽可能地参与正常的学校生活。故选E。

  • [单选题]脓毒血症与菌血症的鉴别中不正确的是( )
  • 两者均不属于全身性感染

  • 解析:全身感染是指致病菌经局部感染病灶进入血液循环,并在体内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症状或中毒症状。通常指脓毒血症和菌血症。

  • [单选题]患者男,63岁。因脊髓损伤导致尿失禁,留置导尿管10天。近日出现发热。尿液检查有大量白细胞。该患者最可能发生
  • 移位菌群失调

  • 解析:移位菌群失调表现为:横向转移,如从下消化道向上消化道转移,从上呼吸道向下呼吸道转移;纵向转移,如从皮肤及黏膜表层向深层转移;从肠腔向腹腔转移;经血循环或淋巴循环向远处转移。外科手术、插管等侵入性诊疗容易引发移位菌群失调;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易发生移位菌群失调。

  • [单选题]关于女性内生殖器官描述哪项是对的
  • 卵巢为性腺器官

  • 解析: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等,非孕期子宫容积为5ml,子宫呈梨形,输卵管正常约8~14厘米,卵巢为性腺器官。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孩子每次刷牙之后都受到妈妈的奖励,因此养成每天刷牙的习惯。妈妈采用的方法是
  • 正强化法

  • 解析:在行为矫正过程中,正强化法和厌恶法是常用的方法。使行为得到加强并保持重复出现的刺激现象就叫正强化。使行为得到削弱以致消失的刺激现象叫做负强化。厌恶法属于负强化的一种。

  • [单选题]鉴别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主要依据是
  • 压住内环后疝块是否再突出

  • 解析:压住内环后疝块是否再突出是鉴别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主要依据。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q7dl96.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普通外科(正高) 整形外科(正高) 针灸学(正高) 计划生育(正高) 疾病控制(副高)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8) 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1) 社区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3)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眼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