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辛勤劳作

E

题目:不属于上古高人养生内容的是

解析: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黄芪与茯苓配伍,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作用,这种配伍关系是
  • 相使

  • 解析:相使:即在性能和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效果等。

  • [单选题]对于里证的表现,下列哪项认识最准确
  • 无代表症状

  • 解析:里证---证候特征是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

  • [单选题]按寸口脉分候脏腑,右寸脉可候
  • 肺与胸中

  • 解析:部位   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的部位关前(腕侧)为寸,关后(肘侧)为尺。 分候脏腑   左:寸---心,关---肝胆,尺---肾。   右:寸---肺,关---脾胃,尺---肾。

  • [单选题]医生手指用力较重,甚至按到筋骨以体察脉象,此指法为
  • 按法

  • 解析:(1)举法:用较轻的指力(“轻取”或“浮取”) (2)按法:用较重的指力,甚至按到筋骨(“重取”或“沉取”) (3)寻法:从轻到重,或从重到轻,左右推寻,调节最适当指力 (4)总按:三指同时用力 (5)单诊:一个手指诊察一部脉象 (6)循法:循是指切脉时三指沿寸口脉长轴循行,诊察脉之长短,比较寸关尺三部脉象的特点 

  • [单选题]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描述的是
  • 《医学正传》

  • 解析:宋代《济生方·惊悸怔忡健忘门》率先提出怔忡病名,《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中提出心悸当"责之虚与痰"。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 [单选题]患者昨晚突然出现胃脘疼痛,畏寒喜暖,不思饮食,嗳气频频,形寒,身热,舌淡苔白,脉弦紧。治宜选用
  • 良附丸合香苏散


  • [单选题]麻黄根与浮小麦共同的功效是
  • 止汗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qe1drw.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针灸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康复医学技术(正高) 放射卫生(副高) 口腔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3) 辽宁省主管中药师) 中医医师定期考核 医学临床三基(医师) 中药学(师) 临床营养(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