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滴定前加入丙酮
B
题目: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如何消除抗氧剂NaHS03对测定的干扰 ( )。
解析:本题考查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当制剂中加入了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做抗氧剂时,如采用溴量法、碘量法、铈量法或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主药时,抗氧剂就会产生干扰作用,使测定结果偏高。消除制剂中抗氧荆的干扰可采用加入掩蔽剂、加酸分解、加入弱氧化剂等方法。加入掩蔽剂丙酮或甲醛可消除干扰,丙酮和甲醛均可掩蔽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和焦亚硫酸钠,但在选用时应注意甲醛的还原性。题中所给的乙醇无掩蔽作用。若采用的滴定液为较强的氧化剂,其氧化电位较甲醛高可能氧化甲醛的话,就不宜选甲醛做掩蔽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和焦亚硫酸钠均可被强酸分解,产生二氧化硫气体,经加热可全部逸出而除去,如磺胺嘧啶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前加入一定量的盐酸使亚硫酸氢钠分解。甲酸虽可以消除NariS03的干扰,但其也具有氧化性,可以是维生素C氧化而使结果偏低;加入一种弱氧化剂可以将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氧化,而不会氧化被测定的药物,亦不消耗滴定液,以此排除干扰,常用的弱氧化剂为过氧化氢和硝酸,选用时应注意被测药物是否被氧化。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不能用。故答案为B。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化学结构修饰对药效的影响。改善药物吸收的性能是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关键,而药物的吸收性能与其脂溶性 和水溶性有密切的关系,当两者的比例适当时,才有利于吸收。如噻吗洛尔(Timo1o1) 为p受体拮抗剂,临床上用于治疗青光眼和降低眼压。由于极性较强(pKa9.2)和脂溶 性差(lgρ=-0.04),难于透过角膜。将其结构中的羟基用丁酸酯化后,得到丁酰噻吗 洛尔,其脂溶性增高(lgρ=2.08),制成滴眼剂透过角膜的能力增加了4~6倍,进入眼 球后,经酶水解再生成噻吗洛尔而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