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糖皮质激素
E
题目:女,26岁,反复排粘液血便,腹痛6年,加重1个月。每天排便次数8~10次不等,为鲜红色血便,便后腹痛可部分缓解,无里急后重感,无发热。胃纳较好;体重下降1kg。查体:T 37.2℃,心肺无异常,全腹软,左侧腹有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不大,肠鸣音8~10次/分。
解析:中重度活动期的首选用药,氨基水杨酸作为基础用药;轻症足量氨基水扬酸无效或明显副作用时,尤其是病变较广泛者,应及时改用糖皮质激素;一般不用作维持治疗。本病考虑使用E药物。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四君子汤的药物组成是( )
人参
白术
甘草
茯苓
[多选题]正常人胃食管反流的特点为
进餐时反流较多
反流总时间小于1小时/24小时
进餐后反流较多
解析:正常人在吃刺激胃酸分泌较多的食物后或进餐后偶尔亦可有反酸,反流总时间小于1小时/24小时,属生理性现象,不会造成损害。
[单选题]人体血行停止,心与脉的搏动消失,生命也随之终结,是因为( )
心气衰竭
[多选题]有关肝炎的传染源正确的说法有 ( )
甲肝主要是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乙肝主要是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急、慢性丙肝患者是丙肝的传染源
急、慢性丁肝患者是丁肝的传染源
戊肝的传染源是急性感染者
解析:1甲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无HAV慢性病毒携带者 。动物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2..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性和慢性病人、隐性感染者以及病毒携带者,3。丙肝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急性患者在起病前12天即有传染性,但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出现较晚,起病后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阳性即代表有传染性,4.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戊肝的主要传染源。5.丁肝的主要传染源,无疑是丁肝的慢性患者和丁肝病毒携带者。
[多选题]在药物性肝病诊断中以下哪些观念是错误的( )
已有较明确的生物学标志
起病都在用药后2周到1个月左右
临床表现与用药关系均很明确
解析:1.由于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不充分,未足够重视,以及由于医生或患者多方因素。对病史采集的不够全面,致使本病常常被误诊或漏诊。尤其有基础肝病存在时易误诊漏诊。2.各种药物均可以引起药物性肝病,以抗生素比例最高。这与国内抗生素使用指征过宽,以及患者自主用药、盲目用药、联合用药且缺少监测等有关。3.药物性肝病治疗的关键是及时诊断、及早停用相关致害药物,以及避免再次使用相同药物或类似结构药物,慎用对药物代谢酶有诱导或抑制作用而具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再加用护肝退黄或特殊解毒药。重症者可考虑人工肝以及肝移植。如能及时治疗一般预后相对较好。故ABC错误。
[多选题]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粪-口传播
密切接触
解析:口-口途径:中国人习惯于集中进餐,这时Hp 就从感染者口腔经餐具→菜或汤中→未感染者口腔。而一些母亲则习惯于先将食物嚼碎再喂给孩子,因此使小儿染上Hp 。此外,还有异性之间的接吻。因此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粪-口途径:粪便中存活的Hp 污染了水源或食物,而使饮用者或食用者感染Hp ,研究表明低温能延长Hp 的生存期,因此低温保存的食物如被Hp 污染会增加Hp 的传播机会。 胃-口途径:是指Hp 经感染者的呕吐物传给健康者。主要发生托儿所、幼儿园或小儿的兄弟姐妹中。
[多选题]关于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正确的是( )
过去称VOD(veno-occlusive disease)
肝窦内皮细胞损害导致肝窦流出道阻塞所引起的肝内窦性门脉高压,中央静脉等肝内小静脉内皮细胞也可同时受累,由于HSOS涵盖的肝脏血管病变范围较VOD更广、更准确,因此HSOS逐渐取代VOD这一名称
主要诱发药物为吡咯双烷类生物碱
抗肿瘤药及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抗代谢类药和烷化剂也是常见诱因
HSOS是骨髓移植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解析:1.肝窦阻塞综合征是由于肝窦内皮细胞损害致肝窦流出道阻塞所引起的肝内窦性门脉高压。过去称VOD。A正确2。肝组织学的表现为肝组织淤血,肝窦扩张,尤其是肝小静脉壁增厚、纤维化、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这是该病的典型表现B正确。3. 摄入吡咯双烷类生物碱与器官移植是引起肝窦阻塞综合征的两大常见原因。CDE正确。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qeenq6.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