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400ml

A

题目:某男,40岁,大便发黑2天,无呕血;有胃溃疡史两年;嗜烟酒。请分析

解析: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评估:(1)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5ml以上,出现柏油样便提示出血量50~70ml以上;(2)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时可引起呕血;(3)一次出血量不超过400ml,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出血量超过400~500 ml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晕、乏力、心悸、出汗等;如超过1000ml,临床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根据患者特点考虑A符合。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抑癌基因失活的机制有
  • 等位基因的隐性作用

    抑癌基因的显性负作用

    单倍体不足假说

  • 解析:抑癌基因失活的机制:①等位基因隐性作用,失活的抑癌基因之等位基因在细胞中起隐性作用,即一个拷贝失活,另一个拷贝仍以野生型存在,细胞呈正常表型。只有当另一个拷贝失活后才导致肿瘤发生,如Rb基因。②抑癌基因的显性负作用(dominantnegative):抑癌基因突变的拷贝在另一野生型拷贝存在并表达的情况下,仍可使细胞出现恶性表型和癌变,并使野生型拷贝功能失活。这种作用称为显性负作用或反显性作用。如近年来证实突变型p53和APC蛋白分别能与野生型蛋白结合而使其失活,进而转化细胞。③单倍体不足假说(Haplo-insufficiency):某些抗癌基因的表达水平十分重要,如果一个拷贝失活,另一个拷贝就可能不足以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从而导致肿瘤发生。如DCC基因一个拷贝缺失就可能使细胞粘膜附功能明显降低,进而丧失细胞接触抑制,使细胞克隆扩展或呈恶性表型。

  • [多选题]反流性食管炎可以引起的症状包括( )
  • 胸痛

    声音嘶哑

    吞咽困难

    哮喘

    小儿发育迟缓

  • 解析:1.典型症状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烧心)、反流和胸痛。烧心是指胸骨后向颈部放射的烧灼感,反流指胃内容物反流到咽部或口腔。反流症状多发生于饱餐后,夜间反流严重时影响病人睡眠。2..疾病后期食管瘢痕形成狭窄,烧灼感和烧灼痛逐渐减轻,但出现永久性咽下困难,进食固体食物时可引起堵塞感或疼痛。3..严重食管炎者可出现食管黏膜糜烂而致出血,多为慢性少量出血。长期或大量出血均可导致缺铁性贫血。4.凡临床发现不明原因反复呕吐、咽下困难、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道感染、难治性哮喘、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贫血、反复出现窒息、呼吸暂停等症状时都应考虑到GER的可能。

  • [多选题]对40岁以上近期出现哪些情况应重视排除胰腺癌
  • 持续性上腹不适,进餐后加重

    不能解释的糖尿病

    有慢性胰腺炎病史,近期腹痛加重并出现黄疸

    多发性深静脉血栓或游走性静脉炎

    不能解释的进行性消瘦

  • 解析: 目前认为:40岁以上、无诱因腹痛、饱胀不适、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腹泻、腰背部酸痛、反复发作性胰腺炎或无家族遗传史的突发糖尿病,应视为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就诊时应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晚期胰腺癌患者出现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或动脉血栓形成故选:ABCDE。

  • [多选题]有关肠结核下列哪些正确
  • 易并发肠梗阻

    腹泻便秘交替

    好发于回盲部

  • 解析:1.肠梗阻。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增生型肠结核。2.疡涉及乙状结肠或横结肠时,大便可含黏液、脓液,但便血者少见。此外,间有便秘,大便呈羊粪状,腹泻与便秘交替。3.当结核分枝杆菌入侵肠道后,多在回盲部引起结核病变。4、肠穿孔。发生率次于肠梗阻,居第2位,主要为亚急性或慢性穿孔.故A错误。

  • [多选题]推拿作用的原理有( )
  • 调理疏通经络

    促进气血运行

    调整脏腑功能

    舒筋滑利关节

    增强抗病能力


  • [多选题]ARF时可出现的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有( )
  • 代谢性酸中毒

    低钙血症

    高钾血症

    高磷血症

  • 解析: ARF时出现的电解质紊乱:可有高血钾、低血钠、高血镁、高血磷、低血钙、代谢性酸中毒等。尤其是高钾血症。严重者可导致心跳骤停。故选:ACDE。

  • [单选题]莱菔子的功效是( )
  • 消食化积、降气化痰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qezg46.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职业病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中医妇科学(副高) 放射卫生(副高) 内分泌学主治医师(代码:309)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超声波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8) 口腔医学技术(士)(代码:103)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乡镇执业助理医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