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实热证

B

题目:阳偏盛病机表现的临床证候是

解析:阳偏盛 即是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阳邪偏盛、功能亢奋、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形成阳偏盛的主要原因,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虽感受阴邪,但从阳化热;也可因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答案选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对于厌食症的说法错误的是( )。
  • 舌质淡,苔白腻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厌食"。厌食症是以较长时间的食欲减退,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的病证。脾运失健的症状:纳呆,食无味,或拒食,形体尚可,常伴有嗳气泛恶,胸闷脘痞,大便不调,面色少华,精神正常。舌苔薄白或薄腻,脉尚有力。脾胃气虚的症状:不思进食,食而不化,面色萎黄,神倦多汗,大便偏稀,夹有不消化食物,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肢体乏力。苔薄白,脉无力。胃阴不足的症状:口干多饮,纳呆食少,皮失润泽,大便偏干,小便短黄,甚或烦躁少寐,手足心热。舌偏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E。

  • [多选题]胆汁的显色反应有
  • Pettenkofer反应(蔗糖+浓硫酸),产生紫色

    Gregory Pascoe反应(硫酸+糠醛),显蓝色

    三氯化锑反应

  • 解析:本题考查的重点是Pettenkofer反应和Gregory Pascoe反应是胆汁酸的颜色反应;由于其含有甾体母核,故也可以发生三氯化锑反应。而legal反应是用于检查甲型强心苷的母核的;Keller-Kiliani反应是用于检查α-去氧糖的。

  • [单选题]对药品的检测面大,时间长,简便,但存在资料偏差与漏报现象的是( )
  • 自愿报告系统

  • 解析:考查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自愿呈报系统:对药品的检测面大,时间长,简便,但存在资料偏差与漏报现象。记录联结:通过独特的方式把各种信息连接起来,以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事件。集中检测系统:在一定的时间与范围内根据研究目的进行检测。记录应用,指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记录使用研究药物的每个病人的全部有关资料,以提供没有偏性的抽样人群,从而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生情况,以计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寻找药物不良反应的易发因素。

  • [单选题]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是
  • 聚乙烯醇

  • 解析:本题考点是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常用的成膜材料有聚乙烯醇、丙烯酸树脂类、纤维素类及其他天然高分子材料。最常用的成膜材料为聚乙烯醇(PVA),其性质主要取决于聚合度(即分子量)和醇解度。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是PVA05P88和PVA17-88。所以选择C。

  • [单选题]根据《药品召回管理办法》,药品召回的主体是。
  • 药品生产企业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品的召回。根据《药品召回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三条。 药品召回是由生产企业发起的。

  • [单选题]治项背强痛的要药是
  • 葛根

  • 解析:葛根来源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味甘、辛,凉。归脾、胃经。本品辛甘而凉,性善升散,入脾、胃经。既疏散肌腠经络之邪气,能解肌发表退热,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又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及透发疹毒,为治麻疹、烦渴、泻痢所常用。功效为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主治病证】(1)外感表证,项背强痛。(2)麻疹初起透发不畅。(3)热病烦渴,消渴证。(4)湿热泻痢初起,脾虚泄泻。答案选C

  • [单选题]下列指标中,"中蜜"的炼制标准是
  • 蜜温116~118℃,含水量14%~16%,相对密度1.37左右

  • 解析:中蜜(又称炼蜜):炼制温度达116℃~118℃,含水量在14%~16%,相对密度为1.37左右,炼制时表面翻腾"鱼眼泡"(黄色均匀而有光泽的气泡)。手指捻有黏性,但两指分开指间无长白丝出现。适用于黏性中等的药粉制丸,为大部分蜜丸所采用。答案选D

  • [单选题]正天丸(胶囊)主要具有( )功能。
  • 疏风活血,养血平肝,通络止痛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祛除外风剂--正天丸(胶囊)的功能"。正天丸(胶囊)的功能:疏风活血,养血平肝,通络止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reg4pp.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急救护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麻醉学(副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副高) 胸心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9) 主管药师(代码:366) 住院医师规培(麻醉科) 主管护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