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心力衰竭
A
题目:
女婴,8个月。咳喘3天,近l天症状加重。查体:呼吸70次/分。口周发绀,心率180次/分,心音低钝,双肺密集细湿啰音,肝于右肋下3cm。
解析:支气管肺炎大多起病急,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严重者可以累及心脏,合并心衰时,可有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心率>180次/分,心音低钝,奔马律,肝脏迅速增大,骤发烦躁不安,明显发绀等表现,该患儿最可能为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本题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干扰素抑制病毒作用机制是
间接活化一种核酸内切酶促使mRNA降解
解析:干扰素不能直接灭活病毒,而是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VP)发挥效应。干扰素首先作用于细胞的干扰素受体,经信号转导等一系列生休过程,激活细胞基因表达多种抗病毒蛋白,实现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抗病毒蛋白主要包括2′-5′A合成酶和蛋白激酶等。前者降解病毒mRNA、后者抑制病毒多肽链的合成,使病毒复制终止。干扰素的作用特点:①间接性:通过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等效应分子抑制病毒。②广谱性:抗病毒蛋白是一类酶类,作用无特异性。对多数病毒均有一定抑制作用。③种属特异性:一般在同种细胞中活性高,对异种细胞无活性。④发挥作用迅速:干扰素既能中断受染细胞的病毒感染又能限制病毒扩散。在感染的起始阶段,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发生作用之前,干扰素发挥重要作用。
[单选题]急性普通型肝炎镜下肝细胞坏死的主要形式是
点状坏死
解析:记忆题,考查肝炎病理。
[单选题]在物理降温配合下能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的药物是
氯丙嗪
解析:属于基本知识类试题,考核“氯丙嗪的药理作用和应用”。在5个选项中,氯丙嗪(抗精神失常药)和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药)都能使发热体温下降。但氯丙嗪还能降低正常体温,这点与对乙酰氨基酚不同,后者只降低发热体温,而不降低正常体温。氯丙嗪的降温作用随外界环境温度而变化,环境温度愈低降温愈明显,与物理降温配合应用,则有协同降温作用。所以,正确答案为C。选择正确答案的考生占55.4%,而选择对乙酰氨基酚的考生占31.4%,说明部分考生没有掌握氯丙嗪基本作用及降温作用特点,未能掌握其与解热镇痛药的区别。其余考生随意选择地西泮、哌替啶和普鲁卡因与降温作用毫不相关的错误答案。
[单选题]对结核性腹膜炎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是
腹膜活检
解析:结核性腹膜炎时常有血沉增快,PPD阳性,但特异性不高,不足以确诊;结肠镜多用于诊断肠结核,单纯结核性腹膜炎时可以没有阳性发现;腹水常规为渗出液,但经常与癌性腹水难以鉴别;腹膜活检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用于诊断原因不明的腹水的特殊手段,国内报道阳性率达85%以上,故本题选E。
[单选题]女,外伤后失血,血压80/56mmHg,脉搏130次/分,估计失血量达
800~1600rnl
解析:神志清楚,伴有痛苦表情,精神紧张,口渴,皮肤黏膜开始苍白,皮温正常或发凉,脉搏100次/分以下,收缩压正常或稍升高,舒张压升高,脉压缩小,体表血管正常,尿量正常,失血量估计为20%以下(800ml);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口很渴,皮肤黏膜苍白,发冷,脉搏100~200次/分,收缩压70~90mmHg,脉压小,表浅静脉塌陷,毛细血管充盈迟缓,尿少,失血量估计为20%~40%(800~1600ml),故选C。
[单选题]哌替啶不能单独治疗胆绞痛的原因是
引起胆道括约肌痉挛
解析:哌替啶具有中枢镇痛作用,但能提高平滑肌张力,治疗浓度能使胆道平滑肌收缩,Oddi括约肌痉挛,胆汁排出受阻,至胆内压增高,可引起腹部不适甚至胆绞痛,因而对胆绞痛患者不应单独应用。故本题答案为B。
[单选题]在骨折复位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若无骨骺损伤,可允许儿童下肢骨折短缩2cm以内
解析:①解剖复位;对位对线完全良好;②功能复位:虽未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但愈合后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功能复位标准: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缩短移位,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cm,儿童若无骨骺损伤,可缩短2cm内;成角移位:轻微向前或后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自行矫正,向侧方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必须完全复位;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l/3左右,干骺端至少应对位314左右。故选D。
[单选题]重症肝炎产妇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是
凝血功能障碍
解析: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重症肝炎产妇可因肝功能受损而导致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所以重症肝炎产妇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是凝血功能障碍。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rg66j0.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