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香薷散

A

题目:暑令感寒夹湿。症见发热头痛,恶寒无汗,胸闷泛恶,舌苔白腻,脉浮者,治疗应选用的方剂是

解析:香薷散与藿香正气散都可以用于暑天感受寒湿。香薷散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主治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重困倦,胸闷泛恶,或腹痛吐泻,舌苔白腻,脉浮。藿香正气散散寒解表,化湿和中,主治霍乱吐泄,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舌苔白腻。从上可见,两方主治病机相同,在药物组成上藿香正气散对香薷散进行扩充,即香薷→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厚朴→厚朴、陈皮、大腹皮;白扁豆→半夏、白术、茯苓、甘草。两方的主治证候只在于轻重之别。如果临床上以吐泻为主症时多选用藿香正气散,无吐泻则选用香薷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女,45岁。近日查出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体检时其关节改变不会出现
  • 手指呈爪样

  • 解析:手指呈爪样是尺神经损伤引起,不属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

  • [单选题]阴虚或津液亏耗,气血亏虚时的舌象表现是
  • 瘦舌

  • 解析:瘦舌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瘀斑舌主血瘀证。点刺舌主脏腑热极,或血分实热。胖大舌多为水湿内停、酒毒或热毒上泛。老舌主实证,多为实邪亢盛。

  • [单选题]喘证的辨证,首先应审其
  • 虚实

  • 解析:喘证的发生,主要缘于肺失宣肃,而导致肺失宣肃的病因则有外感、内伤之别,无论邪从外袭还是病从内伤,引起的病理变化均可概括为虚实两个方面。正如《景岳全书·喘促》篇说"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故历代喘证的辨证,均首当审其虚实。

  • [单选题]下列不属瘿病的中医病因是
  • 肾阳衰微

  • 解析:肾阳衰微

  • [单选题]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脏腑是( )
  • 心脾肝肺

  • 解析:心主血,肺主气,心主行血,肺主呼吸的关系,实际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心与脾: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上,常见心脾两虚证;心与肝:主要表现在心行血,肝藏血上,常见心肝血虚证。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
  • 湿性凝滞

  • 解析: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湿邪定义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 [单选题]治疗眩晕实证的主穴是( )
  • 风池、百会、内关、太冲

  • 解析:治疗眩晕实证的主穴为风池、百会、内关、太冲;眩晕虚证的主穴为风池、百会、肝俞、肾俞。故选C。

  • [单选题]能治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喉痹口疮,痄腮丹毒的药物是
  • 大青叶

  • 解析:大青叶是菘蓝的叶,板蓝根是菘蓝的根。大青叶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主治用于热病高热烦渴;神昏;斑疹;吐血;衄血;黄疸;泻痢;丹毒;喉痹;口疮;痄腮。

  • [单选题]患儿,3岁。形体消瘦,面色不华,山根青筋显露,容易感冒,腹泻,食欲不佳,舌淡红,其舌苔应见
  • 薄白

  • 解析:山根青筋显露,为脾胃虚寒或惊风。面色不华,容易感冒,腹泻,食欲不佳,为脾胃虚寒的表现,故可见薄白苔。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rgwgdw.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小儿内科(正高) 放射卫生(正高) 妇产科护理(正高)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病理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0)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执业兽医(兽医全科类) CDFI医师、技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