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可待因

B

题目:婴儿神经系统和呼吸中枢发育尚不成熟,选择镇静止惊药时不宜选择

解析:可待因属阿片类药物强激动剂,应用后存在于婴儿脑中的浓度较高,使用时可能造成呼吸抑制,且容易产生依赖性,因此神经系统和呼吸中枢发育尚不成熟的婴幼儿禁用可待因,故选B。解题关键:掌握婴幼儿止惊药物的选择,首选地西泮(安定),其次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及水合氯醛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可用于7个月小儿添加的辅食是
  • 烂面和鸡蛋


  • [单选题]不属于护士职业损伤的情形是
  • 上班途中,被社会车辆撞伤

  • 解析:上班途中受伤属于工伤,不属于职业损伤。

  • [单选题]下肢静脉曲张的表现
  • 下肢静脉淤血、水肿、慢性溃疡形成

  • 解析:下肢静脉曲张可表现为下肢静脉淤血,因静脉走形迂曲造成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而形成水肿,局部皮肤缺血缺氧形成慢性溃疡,且很难治愈(D对)。上肢对称性皮肤颜色改变可能为指端小动脉痉挛症(A错)。下肢浅组静脉红、肿、硬有压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是血管栓塞性脉管炎局部缺血期的表现(B错)。

  •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婴儿腹泻的病因
  • 胃肠道SIgA较高

  • 解析:婴儿腹泻的病因有易感因素、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易感因素包括: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生长发育快、机体防御功能较差及肠道菌群失调;感染因素包括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非感染性因素包括饮食因素和气候因素。而胃肠道SIgA低是造成机体防御功能较差原因之一。

  • [单选题]患儿,3个月,易激惹、烦躁、夜啼,头部多汗,常摇头擦枕,出现枕秃。临床确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该患儿属于
  • 初期

  • 解析:①初期(早期):以精神神经症状为主,易激惹、夜间哭闹、多汗、枕秃等。②激期(活动期):以骨骼改变(骨组织钙化不全)为主。方颅、囟门晚闭、出牙晚、鸡胸,串珠胸,X型腿,O型腿等,骨干易弯曲或青枝骨折。③恢复期:症状减轻或消失。④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常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 [单选题]患儿,男,6个月,诊断为秋季腹泻,已排稀水样便3天,每日6~7次,遵医嘱口服补液盐(ORS),ORS液传统配方的张力是
  • 2/3张

  • 解析:口服补液盐溶液(简称ORS溶液),其传统配方为氯化钠0 .35g、碳酸氢钠0 .25g、氯化钾0 .15g、葡萄糖2g,以温开水100ml溶化后分次口服 。为2/3张溶液 。可用枸橼酸钠(0 .29g)代替碳酸氢钠 。

  • [单选题]患儿,女,12岁,发热2天,体温39.1℃,咽痛,咽部有脓性分泌物,全身皮肤鲜红,周身可见针尖大小的皮疹,护士考虑该患儿可能是
  • 猩红热

  • 解析:猩红热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高热,咽部和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有脓性渗出物。皮疹特点为弥漫性充血的皮肤上分布均匀的针尖大小的丘疹。出疹鉴别:麻疹出疹为红色的斑丘疹,脓疱疹为浅在性脓疱与脓痂。

  • [单选题]体温高低不一,日差>1℃,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水平以上的热型称为
  • 弛张热

  • 解析:A.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差达2℃以上,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B.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C.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波动幅度可达数度,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日至数日,反复发作。D.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E.波浪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数日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日后再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故本题干描述的热型为A。解题关键: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体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rjnw6.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小儿外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正高) 妇产科护理(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正高) 内科护理(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肿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2)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1) 住院医师规培(妇产科) 住院医师规培(麻醉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