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肠结核

C

题目:胃肠钡餐检查发现回盲部有钡影"跳跃征",首先应考虑的是

解析:1.肠结核的诊断:X线胃肠钡餐——有重要诊断价值。2.①跳跃征象:溃疡型,钡剂于病变肠段呈现激惹征象,充盈不佳,排空很快。②黏膜壁粗乱、肠壁边缘不规则,有时呈锯齿状。③肠腔变窄、肠段缩短变形、回肠盲肠正常角度消失。Crohn病需与回盲部结核相鉴别。肠结核常伴有回盲瓣病变,因结核病变使回盲瓣变形、开放,造影剂自由通过,而Crohn病使回盲部形成狭窄,可助鉴别。故答案选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创伤后炎症反应对机体的影响,下列错误的是
  • 过度的炎症反应有利于伤口愈合

  • 解析:组织修复过程可分3个阶段   (1)局部炎症反应阶段   1)主要是血管和细胞反应、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的溶解。   2)目的是清除损伤或坏死的组织。   (2)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形成阶段。   1)创伤性炎症后不久,即有新生的细胞出现。   2)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新生血管等构成肉芽组织,充填组织裂隙。   3)肉芽组织逐渐变为纤维组织(瘢痕组织),上皮细胞从创缘向内增生,肌成纤维细胞可使创缘周径收缩(伤口收缩),使伤口愈合。   (3)组织塑形阶段。   1)经过细胞增生和基质沉积,伤处组织可以初步修复。   2)所形成的新组织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并不一定都适宜于生理功能需要。需进一步改构和重建。   3)主要包括:胶原纤维交联增加、强度增强、多余的胶原纤维被胶原蛋白酶降解等。

  • [单选题]颅内压增高进行代偿时,最主要的因素是
  • 脑脊液动力学改变

  • 解析:颅内脑脊液约占颅腔容积的8%,颅内压增高时,脑脊液分泌减少、吸收增加,并转移至脊髓蛛网膜下腔,是对颅内压增高进行缓冲的主要因素;脑血流占颅内容积的2%~11%,仅在小范围内变化,否则将造成脑缺血;脑组织体积及颅腔容积在成人均无法改变,颅骨密度改变与颅腔容积无直接关系。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颅内肿瘤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的是
  • 鞘内穿刺注射术


  • [单选题]关于肋骨骨折的临床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
  • 老年人肋骨骨质疏松,不容易发生骨折

  • 解析:肋骨骨折临床表现及诊断 (1)骨折部位疼痛 (2)呼吸困难 (3)体检发现局部肿胀、压痛 (4)可有骨擦音、骨擦感 (5)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可有反常呼吸运动 (6)X线检查可发现骨折、气胸、血胸 X线检查阴性:骨折无移位;骨软骨交界处骨折

  • [单选题]关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列哪项不正确
  • 以青年女性发病较多

  • 解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好发于中青年男性,游走性浅静脉炎常常是早期症状,病人多有吸烟史,病变常累及邻近静脉。

  • [单选题]烧伤包扎疗法,不正确的是
  • 四肢关节包扎应固定在中立位

  • 解析:四肢关节的包扎必须固定在功能位,这是原则。

  • [单选题]烧伤总面积80%,Ⅲ度50%。创面最佳的处理方法是
  • 分期、分批切削痂后植皮


  • [单选题]患者,女性,60岁。皮肤进行性黄染、纳差1个月,无腹痛发热。查体:肝右肋下2cm,胆囊未触及,直接胆红素109μmol/L,尿胆红素(+++)。首选的辅助检查为
  • 腹部B超


  •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rlv9ww.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麻醉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小儿外科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泌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1) MRI技师 PRK-LASIK医师、技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 妇产科主治
    推荐阅读
    @2019-2027 自学库 www.51zkzj.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