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表示中焦湿邪极盛,尚未化热 治宜辛开燥湿
AC
题目:薛雪云“湿滞阳明”与叶氏云“胃湿恒多”意义不同,其区别在于前者(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踝部骨折的特点是:
伴随的韧带损伤均由撕裂所致
骨折可能是撞击挤压所致
撕脱骨折常是横断骨折
腓骨骨折水平越高,下胫腓韧带损伤越严重
[多选题]跟后痛包括下列哪些疾病:
跟腱骨膜囊炎
痹症性跟痛症
[多选题]腕舟骨骨折可采用塑形夹板及短臂石膏管型固定腕关节于( )。
背伸25°~30°位
拇指对掌位
解析:腕舟骨骨折固定时鼻烟窝部位处放棉花球作固定垫,然后用塑形夹板或纸壳夹板固定腕关节伸直而略向尺侧偏、拇指于对掌位,固定范围包括前臂下l/3、腕、拇掌及拇指指间关节,新鲜及陈旧性骨折均可采用。亦可用短臂石膏管形固定腕关节于背伸25°~30°、尺偏10°、拇指对掌和前臂中立位。故本题选择A、C。
[单选题]《金匮要略》妊娠呕吐谓之
恶阻
[多选题]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移位特点是( )。
骨折线由前下斜向后上方
骨折远端向后上方移位
解析:伸直型:最多见,占90%以上。跌倒时肘关节在半屈曲或伸直位,手心触地,暴力经前臂传达至肱骨下端,将肱骨髁推向后方。由于重力将肱骨干推向前方,造成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线由前下斜向后上方。骨折近段常刺破肱前肌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骨折时,肱骨下端除接受前后暴力外,还可伴有侧方暴力,按移位情况又分尺偏型和桡偏型。1.尺偏型:骨折暴力来自肱骨髁前外方,骨折时肱骨髁被推向后内方。内侧骨皮质受挤压,产生一定塌陷。前外侧骨膜破裂,内侧骨膜完整。骨折远端向尺侧移位。因此复位后远端容易向尺侧再移位。即使达到解剖复位,因而内侧皮质挤压缺损而会向内偏斜。尺偏型骨折后肘内翻发生率最高。2.桡偏型:与尺偏型相反。骨折断端桡侧骨皮质因压挤而塌陷。外侧骨膜保持连续。尺侧骨膜断裂,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此型骨折不完全复位也不会产生严重肘外翻,但解剖复位或矫正过度时,亦可形成肘内翻畸形。故选AD。
[多选题]肱骨外科颈骨折时蘑菇头夹板放置方法是
外展型骨折时蘑菇头放在腋下
内收型骨折时蘑菇头放在肱骨髁上
[单选题]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证,治宜
宣白承气汤
本文链接:https://www.51zkzj.com/note/v74723.html
相关资料